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灌流器静态肝素联合血液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I50例,采用传统血液透析方法治疗;研究组Ⅱ50例,采用灌流器静态肝素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半年后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Ⅱ实验室指标情况优于研究组I,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Ⅱ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研究组I,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Ⅱ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研究组I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需要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灌流器静态肝素联合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成本低,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态肝素化 血液透析 灌流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态肝素预冲对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将在我院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预冲干预,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静态肝素预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管路凝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管路凝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管路凝血情况(P<0.05)。结论 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静态肝素预冲干预,可有效降低管路凝血情况,提高预冲效果。

  • 标签: 静态肝素化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预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到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5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其中27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在前者基础上对研究组(27例)实施静态肝素预冲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预冲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凝血指标,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血流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静态肝素预冲干预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可以改善其凝血状态,并提高对其预冲效果。

  • 标签: 血流灌流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静态肝素化预冲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与持续体外肝素血液透析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有高危出血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是11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B组是10例使用持续体外肝素血液透析患者。结果A组11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中有2例在血液透析中出现明显凝血征兆时更换静脉血路管及透析器后继续透析。A组在血液透析前、后抽血检查肾功能结果肌酐平均下降55.7%。B组10例使用续体外肝素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无出现明显凝血征兆,顺利结束透析,并且在血液透析前、后抽血检查肾功能结果肌酐平均下降65.8%A组,透析效果比A组好。A和B两组均未引起病人因此而体内出血加重。结论无肝素与持续体外肝素血液透析中均未引起病人因此而体内出血加重,但是持续体外肝素血液透析比无肝素血液透析效果显著。

  • 标签: 无肝素 血液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无肝素透析的人性护理策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分别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不同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为A组(22例)与B组(22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且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法,B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并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44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分为A组(22例)与B组(22例),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且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法,B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肝素结合蛋白浓度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脓毒症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素结合蛋白浓度,并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脓毒症 肝素结合蛋白 浓度
  • 简介: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之间收录的6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4例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B组34例患者给予普通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A组和B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普通的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相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普通的肝素 急性肺栓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为我国应对药品监管全球挑战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剖析肝素钠事件中美国FDA、涉事企业及相关各方应对过程,分析事件原因调查、检验、沟通、善后措施以及深层次供应链风险。结果药品监管全球实质是原辅料、中间产品、制剂供应链的全球。结论我国应借鉴美国药品全球监管经验,顺应监管全球趋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确保药品供应链安全。

  • 标签: 肝素钠事件 药品监管全球化 供应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凝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科进行无肝素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护理,统计两组患者透析器发生严重凝血的例数,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程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透析器严重凝血发生率为23.5%低于对照组(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41,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无肝素 血液透析 凝血影响
  • 简介: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肝素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及优劣.方法:比较60例手指离断再植术后须行抗凝治疗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肝素处理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PLT(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与肝素组相比,断指再植患者断指成活率无明显差异.两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肝素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后血小板计数下降和APTT延长(P<0.05),其中肝素组的APTT延长比较明显(P<0.01).低分子肝素组较肝素组APTT时间缩短(P<0.05),但血小板计数无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肝素用于断指再植术后不能提高成活率,但能减少出血并发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断指再植 出血 控制
  • 简介:目的测试正常人各年龄段之姿势图,并比较正常人与眩晕者姿势图的各参数。方法采用日本Anima公司G5500型静态平衡仪对164名正常人及167名眩晕病人进行重心动摇测试。受试者直立于平衡台上,足底中心与平台之基准点一致,睁闭眼各测60S,计算机绘制人体重心移动的图形,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轨迹长度、XY轴偏离基准点的距离;重心摇动波谱的谱质量分析。结果(1)睁闭眼立于平台60S的各参数中,以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及轨迹长度的变量能最精确地代表平衡功能.20~49岁正常人较20岁以下、50岁以上者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小、轨迹短,有统计学差异;(2)正常人重心在矢状面(Y轴)位移,大于冠状面(X轴)位移,且有统计学差异;(3)重心动摇的频谱分析,正常人与病人谱质量集中于0.2~1.9Hz的中频段,约占54~62%;其次是0.02~0.19Hz的低频约占24~30%;2~10Hz的高频段只点12~16%;(4)正常人睁闭眼轨迹长度比值均在1.32以下,末梢与中枢眩晕病人之比值分别为1.49及1.5,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眩晕者维持平衡更多依赖于视觉代偿。结论姿势图测定是无创性、定量检查方法,可以判断前庭功能状态,是继眼震电图以后,了解前庭系统功能的另一途径。

  • 标签: 前庭 姿势图检查法 晃动轨迹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6岁,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既往有青霉素、先锋霉素及乳制品过敏史.麻醉前检查:BP13/8kPa,P97次/分,R24次/分.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异常,除心前区杂音外无异常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时间等结果正常.

  • 标签: 例报告 肝素过敏 过敏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肝素透析的护理。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4例接受无肝素透析的患者是由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优质的透析护理,包括定时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密切监测各项身体指标、出现凝血立即有效处理等等,观察分析这1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4例患者共接受透析28次,其中只有2例患者在透析开始时出现过透析器凝血情况,给予这2例患者更换透析管路后凝血情况消失,未再发生任何不良状况,其余12例患者从头至尾均未出现过不良状况,总体护理效果达到了预期。

  • 标签: 无肝素透析 凝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7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与对照组88例,两组均用阿司匹林口服及尿激酶确诊溶栓后,观察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纽用普通肝素皮下注射。结果在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左心衰、出血、死亡率等方面低分子肝素明显低于普通肝素(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急性心肌梗死 对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下肢血栓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共计88例,均为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44例,以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即观察组1,余下44例则需要借助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即观察组2,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下肢血栓患者借助低分子肝素钠、肝素钙治疗均存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肝素钙 下肢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对3例凝血功能异常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过程仍顺利预后良好。方法采用无肝素血液灌流,结论对部分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行血液灌流,但必须用凝血项检查指标指导临床肝素使用量。

  • 标签: 无肝素化 血液灌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治疗早期完全性面瘫后的静态对称性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应用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修复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静态口角歪斜程度(即口角静态对称性)将患者分为2组,口角轻度不对称(Ⅱ级)为A组,重度不对称(Ⅲ级)为B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时,通过Terzis微笑功能评级量表评估患者面部肌肉收缩活动情况,分为Ⅰ、Ⅱ、Ⅲ、Ⅳ、Ⅴ级,级别越高,面部肌肉收缩越好,与健侧面部肌肉动态对称性越好;通过口角静态对称性评级量表评估患者口角静态对称性,分为Ⅰ、Ⅱ、Ⅲ、Ⅳ级,级别越高对称性越差;通过Face-gram软件测量健侧和患侧口角位置垂直向差值(D1)和水平向差值(D2),客观评估术后面部静态对称性效果。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A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5±8.1)岁;B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6±9.6)岁。2组在性别、年龄、瘫痪侧构成、瘫痪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患者术前Terzis微笑功能评估均为Ⅰ级,术后1年A组中有30.%(9/30)达Ⅲ级,70.0%(21/30)达Ⅳ级,B组中35.7%(10/28)达Ⅲ级,64.3%(18/28)达Ⅳ级,2组微笑功能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组间微笑功能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量表显示,术后1年A组中有73.3%(22/30)口角静态对称性评分达到Ⅰ级,26.7%(8/30)仍为Ⅱ级;B组中有39.3%(11/28)达Ⅰ级,42.9%(12/28)达Ⅱ级,17.8%(5/28)仍为Ⅲ级。A组达到面部静态对称效果(Ⅰ级)的比例较B组高(P<0.01)。术前和术后1年,A组D1值分别为(5.27±0.74) mm、(2.24±0.57) mm,B组D1值分别为(8.22±1.37) mm、(4.42±0.95) mm,A组D2值分别为(6.11±1.18) mm、(2.98±1.13) mm,B组D2值分别为(8.84±2.16) mm、(5.24±1.85) mm, D1值和D2值组内术前后比较、组间术前比较、组间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咬肌神经-面神经转位联合阔筋膜静态悬吊术适用于不同程度口角不对称的早期完全性面瘫患者,在明显改善面部动态对称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静态对称性;术前口角不对称程度可能会影响术后的面部静态对称效果。

  • 标签: 面瘫 静态对称性 神经转位 咬肌神经 静态悬吊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