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新近建立的基于数字切片的Ki-67判读法进行乳腺癌Ki-67重复判读并探讨其重现性,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机染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30例浸润性乳腺癌标本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制作数字病理切片,由3位主治以上病理医师分别采用热点区设定面积视觉评估、热点区设定面积半自动计数、热点区设定面积全自动计数方法进行10次重复判读,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并据此将判读者信度划分为优、良、中、差。结果3人应用热点区设定面积视觉评估法重复判读的ICC分别是0.832、0.843、0.826;应用热点区设定面积半自动计数法重复判读的ICC分别是0.926、0.938、0.929;应用热点区设定面积全自动计数法重复判读的ICC分别为0.964、0.971、0.968,观察者信度等级均为优。结论上述3种基于数字切片的Ki-67判读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判读者内重现性,重现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热点区设定面积全自动计数法、热点区设定面积半自动计数法、热点区设定面积视觉评估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方法回顾2013年至2019年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省一汽总医院4家医院收治的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PDAP类型分为复发组、再发组、重现组及对照组,比较4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病原菌培养结果及治疗转归。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2例PDAP患者,复发组43例,再发组32例,重现组27例,对照组44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30.5(16.0,50.0)个月。重现组革兰阳性菌的比率高于对照组(70.37%比42.95%,P=0.030);再发组真菌的比率高于对照组(21.88%比3.86%,P=0.006)。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组治愈率较低(67.44%比83.64%,P=0.048),复发组再次复发率较高(23.26%比2.27%,P=0.002),再发组拔管率较高(28.13%比8.18%,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发是PDAP患者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37,95%CI 2.105~12.539,P<0.001)。复发组和再发组的技术失败率均高于对照组(41.86%比17.05%,P=0.002;46.88%比17.05%,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和再发既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87,95%CI 1.525~4.389,P<0.001;HR=3.571,95%CI 2.022~6.306,P<0.001),也是复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65,95%CI 1.045~2.344,P=0.030;HR=2.004,95%CI 1.269~3.164,P=0.003)。结论与普通PDAP相比,复发、再发性PD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情景重现先兆在癫痫发作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以情景重现为先兆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资料、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癫痫发作定位诊断。8例患者中,5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定位致痫灶及皮质电刺激定位功能区后手术切除致痫灶;另3例仅接受致痫灶切除术。术后分别于3、6、12及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根据改良Engel分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癫痫起源于左侧颞叶5例,右侧颞叶3例;颞底2例,颞上回3例,颞叶内侧3例。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致痫灶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至末次随访,8例患者均无癫痫发作,疗效分级均为改良Engel分级Ⅰ级。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情景重现为先兆的癫痫发作多起源于颞叶,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定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情景重现先兆在癫痫发作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以情景重现为先兆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资料、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癫痫发作定位诊断。8例患者中,5例行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定位致痫灶及皮质电刺激定位功能区后手术切除致痫灶;另3例仅接受致痫灶切除术。术后分别于3、6、12及24个月进行门诊随访。根据改良Engel分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中,癫痫起源于左侧颞叶5例,右侧颞叶3例;颞底2例,颞上回3例,颞叶内侧3例。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致痫灶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至末次随访,8例患者均无癫痫发作,疗效分级均为改良Engel分级Ⅰ级。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情景重现为先兆的癫痫发作多起源于颞叶,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定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镇3~18岁儿童不同Tanner分期身高、体重的情况,为建立各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的标准化参照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8 185名健康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包括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和第二性征。采用基于GAMLSS软件构建各年龄组男、女童的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参照值及生长曲线,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Tanner分期儿童与同年龄同性别不分发育分期组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第50百分位值。结果绘制出3~18岁儿童男、女各自年龄的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曲线。绘制出儿童男、女各青春发育期年龄的身高、体重第3、50、97百分位曲线。9岁及以上Tanner 1期男童和7岁及以上Tanner 1期女童身高及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所有儿童(均P<0.01),男女童身高差值范围分别为-4.0~-0.6、-4.4~-0.5 cm,体重差值范围分别为-4.8~-0.4、-4.0~-0.3 kg。Tanner 2期与3期儿童年龄的身高及年龄的体重呈先高后低趋势,两组曲线呈交叉走势。16岁及以下Tanner 4期男童和14岁以下Tanner 4期女童年龄的身高、体重高于同龄同性别所有儿童(均P<0.01),身高差值范围男女童分别为0.2~10.0、0.2~9.4 cm,体重差值范围分别为0.7~10.9、1.0~11.2 g,曲线各年龄组两组间差异随年龄逐渐缩小。结论建立了我国城镇3~18岁不同性别儿童各青春发育期年龄的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可供临床进行青春期体格发育评估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偏瘫有继续加重现象进行探讨。方法将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64例术后肢体偏瘫加重的特点、高峰时段进行比较;加强研究组相关治疗环节(术前、术中、术后血压的控制、尼莫地平扩血管、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中心静脉压的监控)后的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术后肢体偏瘫程度继续加重现象,研究组为16%,对照组为31%;两组发生偏瘫的高峰时段均在术后第11~15天,而对其它时段1~2天、3~5天、6~10天及15~20天发生的偏瘫加重现象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差异性。研究组在高峰时段(11~15天)偏瘫的加重现象低于对照组,χ2=3.955,P=0.047<0.05,有差异性。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容易发生肢体偏瘫程度继续加重现象,但加强相关治疗环节后对降低高峰时段的偏瘫发生率有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生实习培训中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年经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护理部考核进入医院实习的全国统考护理大专生。将2020年38名护生纳入对照组,该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岗前培训方法对不良事件预防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将2021年57名护生纳入观察组,该组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进行不良事件预防培训,重点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安全行为评分、课堂满意度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多站式考核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护生实习培训中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可提高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缩短其角色转换的时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于1921年由Barmy首次提出,Dix和Hallpike随后详细描述了其特征。BPPV虽为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眩晕,年发病率为64/10万,但由于对其认识相对滞后,而眩晕者常常根据自己对本病的认识而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和急诊科等不同科室,一直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处理。在我国,BPPV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Meniere病、颈椎病或其他眩晕。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Dix.Hallpike等诱发试验来诊断,Epley、Semont或Barbecue等手法复位技术治疗并常常获得戏剧性的治疗效果,人们对BPPV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使整个眩晕群体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简介: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好发于胸膜。眼部SFT作为一种少见的疾病,可发生于眼的各个部位,包括眼睑、眼眶及球内。眼部SFT主要见于成年人,单眼发病,患者多以眼睑肿胀、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及可扪及的肿块就诊。CT和MRI上多表现为界清的卵圆形至圆形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提示肿瘤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组织学上肿瘤由卵圆形到梭形细胞随意排列并与粗细不等的胶原混合成"无结构"样模式,肿瘤内可见典型的"分支样、鹿角样"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4和STAT6弥漫一致强阳性,是SFT的重要诊断线索,CD99、Vimentin、Bcl-2阳性也可帮助其诊断。基因表达谱研究揭示SFT中存在NAB2-STAT6融合基因,其可能是SFT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眼部SFT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性手术切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特别是非典型/恶性或复发性SFT。SFT属于中间性肿瘤,性质介于良恶性之间,部分可复发、浸润或者转移。因此,SFT患者术后必须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26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