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孕产妇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或治疗的342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孕产妇年龄、民族,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娩方式、就诊季节、手术级别、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2组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1)本研究3421例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为(6.4±3.0)d,生育年龄为(29.5±3.9)岁,高龄(≥35岁)产妇占11.0%(375/3421)。(2)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35岁与≥35岁),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次数(1次与≥2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术分娩)及手术级别(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一、二、三级手术),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是否有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为不良与良好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24,F=15.46、268.81、259.68,t=-7.58、-13.57、-13.82;P〈0.05)。(3)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本次妊娠医疗费用支付费方式为全自费(β=0.08,95%CI:0.01~0.16,P=0.035)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β=0.32,95%CI:0.06~0.59,P=0.018),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β=0.29,95%CI:0.04~0.54,P=0.026),手术级别为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β=0.95,95%CI:0.71~1.19,P〈0.001)�
简介:摘要在医疗污水的检测中,余氯含量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但检测数值会受到采样、保存、检测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误差。本文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在8d内,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余氯含量测定,得出满足检验要求的保存时间为3d以内,保存条件为0-5℃。
简介:目的:观察储存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不同储存时间功能变化。方法:留取10份健康自愿献血者外周静脉血各20ml,ACD-B抗凝,4℃保存。分别于储存第0、1、2、3、4、6天各取血2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博纳无血清选择性培养液培养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不同储存时间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储存时间培养的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率。结果:我们在预试验中对储存血NK细胞进行长达30d的对比观察,发现血液储存第6天之后所有的NK细胞已经不能被激活。因此本研究仅观察储存≤6d的NK细胞功能变化。储存2d后的NK细胞激活率和功能有明显下降趋势,随着储存时间延长,NK细胞激活的百分率逐渐减低,至第6天时细胞激活率只达第0天的11.2%(P〈0.01)。储存6d后诱导培养的NK细胞杀伤活性(28.73%)明显低于诱导前(杀伤活性44.45%)(P〈0.05);血液储存时间对NK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有明显影响,储存前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分别为:(33.94±2.92)%、(77.11±6.87)%和(80.97±7.76)%,显著高于储存6d后[分别为:(24.53±2.83)%、(63.93±6.56)%和(73.84±7.21)%](P〈0.05)。结论:储存血中能保持NK细胞功能和活性最长时间为6d;在≤6d时间内NK细胞功能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变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卧床24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卧床12h指导患者下床运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短时遮盖和全天遮盖疗法对儿童单眼性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儿,依据采用的单眼弱视遮盖疗法不同分为每天短时6h组和全天24h组。同时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进行分析。随访监测12个月以上,对患儿弱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间弱视程度,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共完成监测单眼弱视患儿80例(80眼),其中短时遮盖组43例(43眼),全天遮盖组37例(37眼)。短时遮盖组治愈率62%,全天遮盖组治愈率64%,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短时遮盖组有效率88%,全天遮盖组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08)。轻度、中度及重度弱视患儿中,短时遮盖组与全天遮盖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全天遮盖疗法比较,短时遮盖疗法对于儿童单眼弱视治疗效果相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优质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对患者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模式分2组,各组54例,对照组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展开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症状控制及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26.51±5.27)分及SDS(31.24±4.63)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症状控制时间(3.21±0.14)d、住院时间(4.12±1.47)d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妇产科优质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加快症状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对比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8例病患(共98只眼),同时基于手术时间进行分组,包含术前组、术后一周组与术后1个月组,各组均为98例病患不同时期的调查资料,以上调查资料主要不同手术时间98例病患的泪膜破裂周期情况,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性。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泪膜破裂周期对比方面,其中术后1个月组的泪膜破裂周期要显著少于术后一周组与术前组,三组数据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关系,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膜破裂周期会因为白内障手术而受到影响,而且普遍病患在手术后泪膜破裂周期出现显著减少,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构建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将 FER抗体及兔 IgG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利用荧光微球对抗 FER单克隆抗体及兔 IgH进行标记,并将其作为检测线及质控线制备荧光免疫层析时使用的试纸条。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法的灵敏度可以达到 0.5ng/ml,批内 CV达到 3.6-4.6%,批间 CV达到 3.8%-5.0%,平均回收率达到 100.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其与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相比较时,相关系数可达到 0.8899,。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是 100-350ng/ml,女性是 40-260ng/ml。利用这种方法建立的 FE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验灵敏度较高,且检测十分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立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胸痛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设立胸痛中心。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护理前后患者SAS分值、VAS分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的诊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分值、VAS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立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在于可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痛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时间和影响带管时间的因素,探讨预防PICC非计划拔管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PICC导管门诊置入PICC导管的4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电话访谈。[结果]PICC导管平均保留时间为(5.69±2.73)个月,非计划拔管率为97.87%(治疗结束、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生活不便、维护不便及出现并发症);病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PICC院外使用情况与带管时间无相关性(P〉0.05),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日常活动强度与带管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加强护士出院随访、置管后住院复查次数多、有PICC院外使用情况存在会增加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而日常活动强度越大,病人保留导管的意愿越小,带管时间越短。[结论]肿瘤病人PICC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技术性问题不是影响肿瘤病人带管时间的关键所在,应重点关注PICC导管合理应用问题,制订相应管理对策,降低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时辰艾灸八脉交会穴,探析飞腾八法取穴时人体腧穴感热痛阈时间的变化。方法:共468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分别于辰时(7:00—9:00点)、午时(11:00-13:00点)和戌时(19:00—21:00点)艾灸八脉交会穴,采用感热痛阂时间评定在不同时辰、不同性别、不同腧穴部位和不同腧穴状态下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时八脉交会穴的痛阈变化。结果:脱落、剔除30人,最终纳入研究者438人。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时,八脉交会穴在相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不同时辰的闭穴、配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痛闽时间显著长于女性(P〈0.05);左侧与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的下肢穴位与上肢穴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八脉交会穴不同开阖状态下感热痛阈时间比较:午时开穴的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闭穴和配穴(P〈0.05);男性的开穴、闭穴痛阈时间显著长于配穴(P〈0.05):男女上肢的开穴、闭穴痛闽时间均显著长于配穴(P〈0.05);女性下肢开穴的痛闽时间显著短于闭穴和配穴(P〈0.05)。结论:飞腾八法取穴时,八脉交会穴的痛阈因时辰、性别、腧穴部位和腧穴开阖状态而异,可作为按时针灸处方的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