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新医改背景下将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进行转变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药剂科当做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没有使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的596张药剂方当做参照组,选取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使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的596张药剂方当做实验组,对比两组复核时出错率和正确率、不合理用药处方率和退药率。结果 实验组复核时出错率和正确率、不合理用药处方率和退药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应用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为医院药剂科进行工作管理时,可以将医疗事故减少,并降低药房出错率和不合理处方,确保用药安全和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表现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分型转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诊为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影像资料。共入组64例COVID-19患者,男32例,女32例,年龄18~76(45±15)岁。依据是否随病程发展为重型分为普通型组(51例)和转重型组(13例),分析组间CT影像学差异,并采用视觉半定量法进行肺炎评分。结果与普通型组相比,转重型组更容易累及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远离胸膜的部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5.897,P=0.027;χ²=8.549,P=0.005;χ²=10.169,P=0.002)。普通型组受累肺叶中位数2(1,5)个,转重型组受累肺叶中位数5(4,5)个,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03,P=0.001);以受累肺叶(n=4)为界值,诊断普通型转重型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6.9%、74.5%,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转重型组肺炎评分10(4,16)高于普通型组4(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40,P<0.001);以肺炎评分8分为界值,诊断普通型转重型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69.2%、86.3%,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结论CT在早期预测COVID-19临床分型转变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早期评估,病变范围可能是普通型COVID-19肺炎的重要预后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家属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82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家属,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家属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家属应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采用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问卷(CHIP)、自拟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定干预前后家属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知信行的变化,并统计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复发率。结果入院当日,两组患儿家属CD-RISC问卷、CHIP问卷及知信行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日,观察组患儿家属CD-RISC问卷、CHIP问卷及知信行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改善紫癜性肾炎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提升其心理韧性,促成其应对方式的改变,提高知信行改善效果,利于降低患儿复发率。
简介:摘要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中性多糖,长期以来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和胶凝剂。由于KGM的使用经常涉及胶凝过程,因此KGM的胶凝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稀水溶液中。本研究以KGM稀释水溶液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GM水凝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RD)对KGM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稳态荧光(SSF)法研究稀水溶液中KGM的溶胶-凝胶转变机理和脱乙酰动力学。观察KGM溶液的浓度、pH值和温度对脱乙酰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KGM链的去乙酰化在KGM凝胶化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由于KGM超分子在脱乙酰基过程中的氢键位点组合而形成的疏水核心,使得KGM水凝胶中堆积的分子链比纯KGM中的分子链更规则。基于第一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脱乙酰基的活化能(Ea)为83.1 kJ/mol。本文旨在研究天然多糖溶胶-凝胶的相变和在稀水溶液中的凝胶化机理,尤其是在早期凝胶化阶段。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怎样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能力,并探究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其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以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 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时间先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 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 40例,采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后,对比其护理满意度与降压效果,数据显示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降压效果观察组也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控制能力,进而更好的改善血压状况,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分级诊疗对三甲医院老年医学科功能转变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了 197名三甲医院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和 191名医联体就诊数据库中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医护人员认为,分级诊疗实施后,绩效工资占比较前“小幅增加”,占 42.1%,而总收入较前“无变化”,占 40.1%,工作时间较前“大幅增加”,占 57.4%,劳动负荷较前“大幅增加”,占 71.6%,心理压力较前“大幅增加”,占 65.0%,对于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多数医护人员认为较前“小幅减少”,占 42.6%。多数老年患者认为,分级诊疗实施后,就医花费较前“小幅增加”,占 50.3%,首诊就诊的困难程度较前“大幅减少”,占 48.2%,双向转诊的困难程度较前“小幅减少”,占 44.5%,医患关系的紧张情况较前“小幅减少”,占 46.1%,分级就诊的意愿较前“无变化”,占 51.8%。制度实施后,老年患者就医总体满意度为 80.6%,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79, P=0.001)。结论:通过本次问卷调查,证实分级诊疗模式是医改的正确方向,分级诊疗,任重道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37-CD137L信号(简称CD137信号)是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方法将3%巯基乙酸盐肉汤诱导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分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CD137信号抑制组,通过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相关特异性标志物观察巨噬细胞表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D137、CD86及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巨噬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Ⅰ型精氨酸酶(Arg-1)的蛋白和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IL-10分泌水平。将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bEnd.3)共培养,上室种植巨噬细胞,下室基质胶种植内皮细胞,实验分为3组,即对照组、CD137信号激动组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组,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管腔形成能力。结果(1)分离的小鼠腹腔原代巨噬细胞纯度为(97.93±1.31)%,巨噬细胞表面CD137表达为(97.40±2.70)%。(2)与对照组比较,CD137信号激动组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与CD137信号激动组比较,CD137信号抑制组Ar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CD206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6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P<0.01);CD137信号抑制组CD206表达明显低于CD137信号激动组(P<0.05),CD86表达高于CD137信号激动组(P<0.01)。ELISA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IL-10分泌高于对照组(P<0.01),IL-12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与CD137信号激动组比较,CD137信号抑制组IL-10分泌较低(P<0.05),IL-12分泌较高(P<0.05)。(3)内皮管腔形成实验显示,CD137信号激动组内皮细胞小管长度大于对照组,分支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PPAR-γ抑制组的内皮细胞小管长度及分支数量的形成明显被抑制(P<0.05)。结论CD137信号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性转变促进血管新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各症状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智能发育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R、R分别为(127.36±5.84)次/min、(40.17±3.5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138.05±6.22)次/min、(48.46±3.95)次/min,SPO2为(0.98±0.06)%,高于对照组(0.93±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哮鸣音、湿啰音、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17±0.38)d、(2.81±0.24)d、(3.81±0.33)d、(4.32±0.41)d、(3.29±0.26)d、(4.16±0.48)d,均短于对照组(5.62±0.49)d、(3.68±0.29)d、(4.87±0.42)d、(5.26±0.47)d、(4.27±0.35)d、(7.95±0.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MDI评分为(91.08±7.23)分,高于对照组(86.19±6.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复发率为0.00%(0/36),低于对照组19.44%(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能够帮助其稳定各项生命体征、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同时促进智能发育、降低复发可能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