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剥离黄斑区视网膜內界膜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50眼的病例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眼,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剥离黄斑区内界膜手术,两组患者手术中均给予依据其病情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例如填充硅油、惰性气体、光凝等等.患者手术后进行为期3—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84.0%,对照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为44.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视网膜一期复位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剥离黄斑区视网膜內界膜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闭合率及手术后视力,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黄斑裂孔;內界膜;高度近视;中图分类号R7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69-02
简介:目的:比较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arsplanavitrectomy,PPV)与PPV联合内界膜剥离术(internallimitingmembranepeeling,ILMP)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患者(伴或不伴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3例36眼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15眼行玻璃体切除术(不剥离内界膜);Ⅱ组21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术中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如行硅油填充、C3F8填充、光凝、冷凝等。术后随访3-12mo,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15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平均提高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27);Ⅱ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平均提高0.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3,P=0.000);两组间术后视力提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3,P=0.006)。Ⅰ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46.67%;Ⅱ组患者黄斑裂孔闭合率85.71%;比较两组术后裂孔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P=0.025)。Ⅰ组视网膜最终复位率91.67%。Ⅱ组视网膜最终复位率94.73%,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6,P=0.418)。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可以显著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闭合率和术后视力,但对于视网膜的复位率较不剥膜者无明显区别。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8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Morrey分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相比,其中观察组恢复优秀的患者有23例(57.5%),对照组恢复优秀有18例(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做对比,观察组尺桡神经损伤3例,钉道感染2例;对照组尺桡神经损伤5例,钉道感染4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动式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患者肱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可缩短患者肘部制动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平均值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①两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观察组ASIA分级改善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术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术。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对照组给予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术后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和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结果: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行玻璃体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共32例(32眼)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即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组,对照组即单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组,每组16例,均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观察组术中剥离适当范围视网膜前膜内界膜,对照组不剥离内界膜,两组均气液交换吸出视网膜下液,填充C3F8或硅油,随访2-24月,观察视网膜复位,裂孔解剖闭合,视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13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视网膜均复位,复位率:81.2%,对照组:9例视网膜复位,裂孔闭合,复位率5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两组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较好的改善术后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