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易复发,治愈率不理想。而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人体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肠道菌群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部分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肠道菌群有着明显的改变,因此,脑-肠-菌群轴的深入研究成为探索精神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方向。文章就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双相情感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脑-肠-菌群轴、双相障碍的肠道菌群改变、肠道菌群引起双相障碍的可能生物机制以及双相障碍的治疗新发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参考。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乐日记对改善肺癌晚期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门诊首次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记录快乐日记。心理护理干预疗程8 w。分别在心理干预前、干预后4 w、干预后8 w对两组患者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8 w,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4 w、8 w的PHQ-9得分、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且干预后8 w的PHQ-9得分、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后4 w(P<0.05);干预后4 w和干预后8 w,观察组的PHQ-9得分、HAMA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肺癌晚期患者的门诊心理护理干预中应用快乐日记,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焦虑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硫平用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价值。方法: 2018年 4月 -2020年 1月本院接诊的双相情感障碍病患 8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均分 2组。实验组用喹硫平,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 2.08±0.13) w,比对照组( 3.17±0.14) w短, 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0%,比对照组 22.5%低,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 100.0%,比对照组 75.0%高, P< 0.05。结论:选择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病患进行治疗,利于其症状的缓解,疗效提升,且药物副作用轻,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护理前后WAIS-RC评分情况对比,治疗前两组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患者病情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60例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设为参照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的设为研究组,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在护理前的HD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DMD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佳,更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降低HDMD评分,更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68 例参与本文研究,将 68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实验组患者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改善评分对比具有极大差异,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手段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后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