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地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已经实施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社区以及尚未实施该管理模式的社区免疫疫苗接种资料,比对研究组(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以及对照组(常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接种率以及异常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2012年免疫疫苗接种率为97%、2013年为98%、2014年为98%,平均疫苗接种率97.7%,与对照组2012年89%、2013年90%、2014年91%、平均接种率90%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上研究组2012年9.3‰、2013年8.5‰、2014年4.7‰,平均不良反应率7.5‰,同期对照组2012年19.1‰、2013年18.4‰、2014年12.5‰,平均不良反应率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并降低其不良反应率,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选取南江县2012年~2014年0岁组儿童各210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不合格接种及未接种疫苗的原因,得出影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的主要因素。结果近三年来南江县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分别为(见附表1)BCG99.02%、99.52%、100%,HepB90.95%、92.86%、93.81%,OPV95.71%、97.62%、99.05%,DPT95.24%、97.62%、98.57%,MW/MR95.24%、96.67%、98.1%。疫苗不合格接种和未接种主要原因为(各种疫苗有一针次不合格或未种者均为不合格或未种)初始接种提前、间隔不足、超期接种、卡证不符,流动儿童(外出务工生育后入学时才返回)、怕接种反应、儿童患病未去接种或医生不予接种、对禁忌症理解错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控制机构、预防接种单位、家庭因素、社会环境是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强化疾控机的指导及培训能力、提高免疫规划接种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及早建成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动人员管理,改善接种单位和社会氛围、提高接种人员待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监护人法律及责任意识等是提高儿童免疫规划合格接种率的有效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率为99.89%,办证率为98.00%,平均接种率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率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接种率(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率虽较高,但及时接种率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铜川市目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状况,并对全市免疫规划接种率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一步促进铜川市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方法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以2011年底的人口数为准,依次列出各村人口数与累计人口数,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120个行政村的1486名适龄儿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铜川市“七苗”基础免疫接种率除乙脑疫苗外均达到了95%以上,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8.56%,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1.96%,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在85.00%以上.结论全市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情况较好,常规的免疫接种系统运转良好,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以及接种质量较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合格的接种现象以及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较为薄弱、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免疫规划宣传不到位等种种问题.关键词铜川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