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中医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中医的哲理和思维,指出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皆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因,尤其须重视脾胃虚弱;对微观病理的辨识,认为萎缩是"虚",肠化生是"逆",内瘤变是"瘀(郁)";治则应遵循从"虚"论治,从"和"论治,从"瘀"论治,从"心"论治,并强调整体论治。特提出CAG应按消化心身疾病管理,重视医患沟通,实行"心胃同治"。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萎缩 肠化生 内瘤变 情志
  • 简介:摘要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状态,其癌变风险与萎缩的范围、程度和是否有胃癌家族史等有关。定期胃镜监测是萎缩性胃炎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应对胃癌发生的风险进行分层,依风险高低采取相应的监测策略;对胃体或全胃萎缩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者应每1~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胃镜监测中要关注胃黏膜萎缩、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的判断,仔细寻找异常病灶,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胃肿瘤 胃镜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姜建国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湿热气瘀等邪扰于脾胃为标。中焦气机痞塞不利是本病突出表现,患者多以胃部痞满胀痛为基础症状,其病理过程表现为明显的气分、血分、癥积演变规律。因此初期治疗补中益脾与开达中焦并举,组方思路为改良半夏泻心汤,以阻止疾病深入发展;若属肠化生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及早加用理血活血之品,以虫类药助剔邪。对于久治屡发者,考虑由脾及肾,重在固护肾元;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随证加减,还需注意愈后防复,汤丸互用。

  • 标签: 胃炎,萎缩性 补中益脾 开达中焦 理血活血 半夏泻心汤 姜建国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神经性肌肉萎缩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并伴有明显疼痛的可致上肢肌肉无力萎缩的周围神经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与感染、应激状态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可累及臂丛的任何神经,以臂丛上中干、胸长神经和/或肩胛上神经最常见,臂丛下干少见。肌电图能帮助定位,神经影像可表现为神经增粗或沙漏样形态改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有效,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综述 臂丛神经炎 神经性肌肉萎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性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遗传致死性疾病之一。这类患儿因为全身肌肉萎缩及其他畸形的存在,麻醉存在一定的难度。文章介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分型、麻醉管理(麻醉前评估、麻醉方式和药物的选择、术后监护及镇痛)及其治疗进展对麻醉的影响,为拟行手术的SMA患儿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 麻醉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损伤密切相关,其诊断和癌变监测多依赖于胃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抗体等血清学标志物具有一定的诊断和胃癌风险分层价值。某些药物可以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降低患者的癌变风险。临床上应关注精神心理因素、胆汁反流和胃微生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演进的影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自身免疫性胃炎 肠化生 胃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2组,各组10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研究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结果,结合病理特点,分析两者关联性。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行内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然后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价内镜检查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等情况。结果 (1)本次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病理检查确诊57例;内镜检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2例、病理检查确诊43例。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为57%(57/100),敏感度为75.44%(43/57)、特异度为37.21%(16/43)。(2)在伴肠上皮化生、伴上皮内瘤变占比方面,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80.70%、5.26%,与内镜检查结果的52.94%、1.47%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行内镜检查具备一定的价值,但准确率偏低,需配合病理检查,以此提升检查准确率,为患者进一步诊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 标签: 慢性萎缩性围堰 内镜 病理特点 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