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下肢ASO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部分,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下肢ASO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大,且为截肢的主要原因,故应重视对其进行规范诊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选择A社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18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高血压无颈动脉硬化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患病率进行计算,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的血糖、血压、血脂、年龄、血尿酸与对照组者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年龄、血糖、血压、血脂及血尿酸,还有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时,提前进行预防和控制,可减少颈动脉硬化导致的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共收治的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36支病变血管临床资料。所有病例行经PTA和或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技术成功率、通畅率、保肢率。结果12个月随访时在TASCA型、B型、C型、D型通畅率分别为100%、88.9%、84.6%、50%。随访期间截趾3例,截肢1例,保肢率96.4%。术后缺血症状复发共7例,TASCA-D型分别为(0例、1例、2例、4例)。结论PTA及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近期通畅率,血管病变分型影响术后通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分期与CTA检查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齐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50例,入院时将其进行临床Fontaine分期,入院后给予CTA检查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情况,并将临床Fontaine分期与CTA检查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情况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临床Fontaine分期分为I、II、III、IV期,CTA检查下肢动脉评估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说明两组之间存在正相关(rs=0.8623,P<0.05)。结论利用CTA检查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情况作评估,就能够对临床Fontaine分期做出很好的预判价值,进而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的预估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脑动脉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的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6人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64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疾病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差错、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利于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康复。因健康教育较简单,易实施,因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对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采集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观察,从而对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加优良,两组间差异显著。所以,我们认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2例患者出现挠动脉闭塞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情况,2例患者出现挠动脉闭塞情况,还有一例患者出现脑梗死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组间差异显著,所以,我们认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nessindex,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单支病变82例,双支病变74例,三支病变92例。另选同期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及亚组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及超声参数。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患者比例、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及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吸烟患者比例、并发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比例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中观察组的斑块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AS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的斑块患者比例及AASI、C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ASI、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密切,并能初步评估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可为冠心病的初步筛查及临床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20例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运用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0例,其间28条肢体,单纯运用介入治疗肢体则为16条肢体,介入联合手术治疗则是12条肢体。结果29条肢体均成功进行了介入及手术治疗,治疗之后症状缓解,踝肱指数为0.52±0.16,这比术前指数0.32±0.11比较,则显著提升P<0.05。1条治疗失败则采用手术截肢,截肢率为0.36%。治疗30d之内死亡1例,死亡率为5%。20例患者随访均为1~72个月,平均36个月。2例人工血管搭桥血栓形成,1例行手术取栓,同时施以人工血管动脉吻合口球扩支架,1例膝上截肢,1例则给予药物保守治疗。2例髂和股腘动脉支架出现二次下肢缺血,支架阻塞2例,狭窄则为1例,2例予以二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1例手术转流,通过上述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均得以缓解,下肢症状无复发。结论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显著,能够充分改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使得患者下肢恢复血供,同时降低脑梗死发生率及截肢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作者主要就中医辩证治疗对60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治疗效果实施探讨,方法随机性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患者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记录。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实施中医辩证实施治疗,老年动脉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此种方式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学上大范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动脉硬化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模,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脑动脉硬化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实施PDCA健康教育模式。病人出院时进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进行护理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脑动脉硬化患者护理质量的提高,明显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50例非心血管疾病和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要进行彩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轻度狭窄发生率为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结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采用彩超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常规检查。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硬化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HDLC、TC和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动脉硬化患者而言,通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较好,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方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不仅治疗时间变短,而且还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神经科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展开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中,颈动脉狭窄11例,对照组未检出颈动脉狭窄者,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10例,内膜增厚9例,观察组检出斑块40例(软斑块23例,硬斑块12例,混合斑块5例),内膜增厚42例,两组斑块检出率、内膜增厚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作用明显,可用于发现患者病变情况,并可为病情程度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无创性动脉硬化与临床病理相符性。方法选择120例拟行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术前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硬化、中度硬化、重度硬化四组,同时手术中取桡动脉病理活检,将病理活检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硬化、中度硬化、重度硬化四组,将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了解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相关,其符合率达到86%,且对中、重度动脉硬化检测结果符合率达到9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硬化,应用无创性检测可对动脉进行硬化程度的准确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即抽选于2014年8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就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2组,即对照组(49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法)与实验组(49例,使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实验组轻度、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88.24%(15/17)、90.00%(18/20)高于对照组64.71%(11/17)、80.00%(1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重度狭窄诊断准确率91.67%(11/12)和临床诊断综合准确率44(89.80%)均高于对照组41.67%(5/12)、32(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