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用于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组(DM组)、硫酸镁组(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其中DM组使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100ml甲硝唑注射液中湿敷患处,S组使用25%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患处,C组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患处。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即刻(T0)、治疗后24h(T1)、48h(T2)、72h(T3)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DM组、S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且DM组的显效率高于S组(P〈0.05);T1~T3时点DM组、S组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DM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湿敷对经外周静脉泵注可达龙所致的静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我科收治的245例ⅱ度烧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及自身对照方法分为4组,观察组(a组)、对照组(b组)、自身对照的观察组(c组)和自身对照的对照组(d组),a组62例聚维酮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b组73例只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ⅱ度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感染率,a组优于b组(p<0.05)、c组优于d组(p<0.05);用药治疗后止痛效果及换药时疼痛程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湿润烧伤膏为创面提供了仿生理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止痛及减少瘢痕形成作用,但抗感染作用不强,联合聚维酮碘使用,创面感染率明显降低,愈合时间缩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盐酸胺碘酮(可达龙)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除Q-T间期延长外的各种心律失常,它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等优点静注适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伴有预激综合征者也可用于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的药物。因其pH值偏酸,故常用5%葡萄糖液稀释,然而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可达龙针剂中的有效成分是胺碘酮,碘对血管的刺激性很大,且需要维持时间相对普通输液久。因此当可达龙从外周静脉泵入时,常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皮肤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沿穿刺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严重者可出现静脉硬结无弹性,伴有压痛,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影响患者的休息与康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尽量采取中心静脉给药,对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病人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与干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笔者就临床中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否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方法随机选择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用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对照组手术时不冲洗切口。结果实验组96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6.25%,切口局部红肿7例,发生率为7.29%,对照组89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4例,切口感染率为15.73%,切口局部红肿15例,发生率为16.8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切口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切口红肿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术中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能显著降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和切口局部红肿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会阴侧切口采用碘伏纱布湿敷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我科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200例,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会阴侧切缝合术后第四产程未覆盖碘伏湿纱布,实验组100例,第四产程给予碘伏湿纱布覆盖,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纱布湿敷会阴侧切口治疗效果更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结果进行应用探讨。方法抽选自2017年3月—11月间700例在本院施行的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0例)在关闭体腔之前选择使用100ml的0.35%聚维酮碘溶液注入体腔内,再行负压吸引器吸出聚维酮碘和混合的血浆,对照组(250例),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出血浆,组织液。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和生命体征,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和切口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中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切口愈合程度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过程中使用0.35%的聚维酮碘进行冲洗手术创口,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是值得加大推广力度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维酮碘膏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聚维酮碘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短期内(21 d)临床疗效及围治疗期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7、21 d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通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估其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感染率、瘢痕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1 d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0.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理想效果,而联合聚维酮碘膏后更有利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治疗后感染率及瘢痕率,从而综合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