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无缝隙护理为分界点将100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专业技术考核、基础护理、消毒隔离及病房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感染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ICU死亡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其ICU停留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 :麻醉后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的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完全恢复稳定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了解复苏室停留时间过长的定义和原因及其影响。文献表明,患者滞留PACU的原因除了有苏醒延迟、高龄、低氧血症、血流循环不稳等,还有转运人员不足、病房缺少床位和手术室滞留等其他原因。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过长会影响其他术后病人的住院护理, PACU床位也会产生积压,导致手术进度放缓,进而导致外科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意。然而,缺乏关于这种情况对患者和PACU护士的影响的数据。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制定干预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仍需要探索PACU护士与PACU停留时间过长的相关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对于ICU患者的感染风险、I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无缝隙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9±1.09)d、(13.68±2.30)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47±3.40)分,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2.74,13.65,15.34;P<0.05);且观察组的感染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存在显著意义(X2=7.59,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感染风险,促进病情康复,缩短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病情康复及预后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简介:目的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减轻停留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停留尿管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尿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道损伤、尿潴留的发生、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尿潴留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停留尿管患者,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损伤程度、尿潴留的发生及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住ICU治疗的7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住ICU>10 d组)和B组(住ICU≤10 d组),结果表明创伤性休克患者诊断初期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是创伤性休克患者ICU停留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患者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共有观察对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入组,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两组,每组20例),一组实行优化急诊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记录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救治成功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就诊流程对急诊停留时间因素及诊疗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就诊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就诊流程,对比两种就诊流程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检查时间、确诊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共有观察对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入组,入组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两组,每组20例),一组实行优化急诊护理(观察组),一组实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记录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救治成功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院前院内一体化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急诊收治的60例重点病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含3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对比两种措施的效果。结果:在接诊时间、实验室检查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与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比较上,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致残率2(6.67%)低于参照组8(2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诊重点病种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管理,不仅可以缩短患者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对的预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运用价值。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5期)、CBM、CNKI、WanFangData和VIP,手工检索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灰色文献,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搜集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5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的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40,95%CI(–17.75,6.94),P=0.39]。2乌司他丁组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MD=–6.58,95%CI(–10.61,–2.56),P=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CPB时间〉100min亚组,乌司他丁组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MD=–13.85,95%CI(–21.28,–6.42),P=0.0003];而在CPB时间〈100min亚组,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39,95%CI(–3.22,0.45),P=0.14]。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与生理盐水相比,乌司他丁能够减少长体外循环后患者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但不能减少ICU停留时间。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RCT予以验证。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于患者ICU停留时间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2022年4月在我院就诊同时接受治疗的122例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6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分为对照组、61例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围术期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首次床旁坐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患者(P<0.05)、出ICU时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ICU停留时间有效减少,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