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祛斑汤内服外敷的方法, 对于黄褐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所接收的 100 例黄褐斑疾病的患者, 采用随机的方法,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所接受的是口服维生素 C、 维生素 E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的是祛斑汤, 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高达 48 例,对照组患者有效人数为 41 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讨论 通对于面部出现黄褐斑的患者来说,结合使用祛斑汤的内服外敷这一方法, 能够有效改善其疾病的状况,并且整体的治疗效果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 :目的 : 观察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 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子宫肌瘤患者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理冲汤,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疗程 3 个月,治疗前后评定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子宫肌瘤的体积,评估其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 经 3 个月治疗后,治疗组痛经、腰酸乏力、乳房胀痛、经期、血块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1) ,治疗组不规则出血、周期、经色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5) ; 对照组乳房胀痛、经期、经色、血块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下降 (P < 0.05) ,但不规则出血、腰酸乏力、周期的症状积分未见明显下降 (P > 0.05) 。另外,治疗组的痛经、腰酸乏力、乳房胀痛、血块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 (P < 0.01) ; 两组的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肌瘤的体积缩小显著 (P < 0.01) 。结论 : 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剂。
简介:摘要:目前,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本文将从病因病机、医案举偶、药物分析、经验总结四方面进行论述,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肥胖提供临床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70 例行 肛瘘手 术患者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 祛浊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12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4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苯磺酸左旋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祛定眩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 P < 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针对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应用常规西药降压联合痰浊定眩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相较于单独西药治疗效果更佳明显,安全性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本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2月 -2020年 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 11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58例)和观察组( n=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固本化痰祛瘀汤治疗,以 6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以及 SGRQ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 患者 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05) 。 观察组疾病影响、呼吸症状、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祛瘀汤治疗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高存活率, 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方法:将确诊为急性重型肝炎的 86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41例与对照组 45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祛瘀汤。 两组均 4周为 1个疗程, 治疗 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随访 1年后评价两组存活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为 75.6%、 治愈率 71.0%; 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 53.3%、治愈率为 41.7%, 实验组的组存活率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扶正解毒祛瘀汤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汤治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 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化痰祛瘀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指标、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指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化痰祛瘀汤对于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情和血液学指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药汤剂联合生物制剂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AV)的疗效。方法:选取 AAV患者 30例,其中 15例患者单采用激素(甲泼尼龙)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归为对照组,另 15例患者给予中药汤剂(血藤祛痹汤)联合利妥昔单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ANCA、 Scr水平及 B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NCA、 Scr水平及 B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UN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3个月后,观察组中仍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藤祛痹汤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视盘玻璃疣(ODD)是无细胞性沉积物,位于视盘的筛板前部。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被忽视,也容易与全身高危疾病导致的视盘水肿相混淆。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视神经纤维轴突代谢紊乱,导致细胞内线粒体钙化,轴突慢性崩解后钙化的线粒体不断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外钙浓度远较细胞内高,钙质不断积聚从而产生微小的钙化体,多个钙化体逐渐融合形成ODD。增强深度成像OCT能敏感地检测ODD,其影像特征是被强反射边缘完整或部分包绕的弱反射核心。ODD是造成视盘拥挤的重要原因,在青春期,埋藏型玻璃疣逐渐发生钙化,向视盘浅表迁移,转变为浅表型ODD,因而部分ODD患者在青春期突然进展,成年期趋于稳定,可以伴发视野缺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血管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拟温肺祛瘀化痰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COPD急性发作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自拟温肺祛瘀化痰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VC、FEV1及FEV1/FV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CRP;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5%(46/52)、对照组为70.6%(36/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7,P=0.024)。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7.3±0.9)分比(12.9±1.2)分,t=27.979]低于对照组(P<0.01);FVC[(2.69±0.35)L比(2.12±0.24)L,t=9.621]、FEV1[(1.58±0.22)L比(1.13±0.18)L,t=11.349]、FEV1/FVC[(0.59±0.07)比(0.53±0.08),t=4.053]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8[(51.48±6.27)ng/L比(69.27±7.32)ng/L,t=13.255]、CRP[(2.12±0.46)mg/L比(3.51±0.53)mg/L,t=14.223]、TNF-α[(41.38±6.22)ng/L比(52.24±7.29)ng/L,t=8.13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6/51)、研究组为15.4%(8/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1)。结论自拟温肺祛瘀化痰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容祛斑汤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及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郸城县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均采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容祛斑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5);观察组SIL-2R与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阿拓莫兰的单独使用,美容祛斑汤与阿拓莫兰的联合应用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诸多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对角质形成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