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碘伏换药与智能负压联合治疗3-4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选用常规碘伏换药方法,为对照组(40例),另外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智能负压治疗,为实验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通过比较相关指标,分析针对此类患者的最佳治疗与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与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更短,住院费用更低,(p<0.05),实验组未发生创面感染和截肢的不良后果,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创面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3-4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碘伏换药与智能负压联合应用的方式能在尽快缓解不适的同时,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特定缺碘地区施行补碘干预措施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缺碘地区8-10岁儿童,共纳入400名儿童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补碘干预前后儿童智力发育情况。结果:补碘后儿童的智商检测均值为100.00点,明显比补碘前83.00点高,智商绝对值涨幅17.00点;比对分析,补碘前后阶段的儿童智商值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共计检测126例8岁儿童、158例9岁儿童、116例10岁儿童。各组儿童的智商值在补碘前后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特定缺碘地区施行补碘干预措施对儿童智力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整体提升人群的素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天门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态,为湖北省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尿碘含量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盐碘含量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结果:5年的碘盐覆盖率均高于95%,合格碘盐食用率均高于90%;儿童尿碘中位数均在100 µg/L以上,处于碘营养适宜水平;孕妇尿碘中位数均在150 µg/L以上,处于碘营养适宜水。结论:天门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碘缺乏和碘过量的现象,应继续加强盐碘尿碘监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二十厘米医用棉签在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肠腔及残端隔离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进行肠腔及残端消毒时使用常规腔镜下5*5*8小纺纱进行消毒,观察组予以一次性二十厘米医用无菌棉签进行插入消毒,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消毒用具准备及传递时间、医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腔及残端消毒隔离时运用二十厘米医用棉签效果显著,可缩短消毒用具的准备及传递时间,有效提升临床护理配合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1例77岁男性患者因心律不齐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2次/d)治疗,服用15个月后患者出现纳差、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等症状。服用胺碘酮22个月,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0.78,C反应蛋白117.4 mg/L,红细胞沉降率32 mm/1 h;丙氨酸转氨酶(ALT)286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15 U/L,碱性磷酸酶(ALP)107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45 U/L,总胆红素(TBil)14.8 μmol/L,直接胆红素9.3 μmol/L,白蛋白30 g/L。给予抗感染、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继续应用胺碘酮。服药40个月后,患者ALT 87 U/L,AST 106 U/L,ALP 308 U/L,γ-GT 1 242 U/L,TBil 11.2 μmol/L;肝穿刺活检结果怀疑酒精性肝纤维化。排除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肿瘤等因素,考虑患者的肝损伤与长期服用胺碘酮相关。停用胺碘酮3个月后患者因肝衰竭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点老年人群尿碘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01.01—2022.12.31日,委托连云港市海州区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取老年体检的尿液标本120份,实施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比较分析尿碘检测结果。结果:连续在同一标准条件下,制作六条标准曲线,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求出,平均标准曲线-0.9999是相关系数,且其标准浓度各点变异系数,在标准曲线下均不大于5.00%;经6次双平行重复测定尿碘外质控监测样本,分析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式,经获得的结果显示出,标准值和相对偏差均不大于5.00%,且各测定值位于不确定的标准值范围中;通过应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法,发现在共120份的尿样监测的样本中,尿碘中位数是288 µg/L;选择适当补碘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之间,共检测23份尿样,碘盐合格率为91.50%,中位数是311.13(µg/L);选择适当补碘时间为半年以内,共检测22份尿样,碘盐合格率为97.50%,中位数是445.49(µg/L)。结论: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通过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式,适合基层尿碘实验室检测应用,准确性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方法简便、容易操作,适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碘盐饮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浓度和摄碘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131I治疗的DTC患者,其中男59例、女130例,年龄(43.7±12.2)岁。根据131I治疗前4周是否行碘盐饮食将患者分为正常碘盐饮食组和限碘盐饮食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尿碘浓度、摄碘率和肿瘤危险度分层的差异。此外,根据尿碘浓度将患者分为2组:a1组,尿碘<200 μg/L;a2组,尿碘≥200 μg/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碘浓度的因素。结果正常碘盐饮食组和限碘盐饮食组患者尿碘浓度分别为(140.53±76.66)和(121.74±74.64) μg/L(t=1.67,P=0.489);2组摄碘率如下:(3.77±1.06)%和(3.42±0.97)%(2 h)、(3.33±1.07)%和(3.21±1.15)%(4 h)、(2.90±2.60)%和(3.23±2.94)%(24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2.33、0.68、-0.81,均P>0.05);2组年龄(t=0.56,P=0.889)、性别(χ2=1.33,P=0.250)、肿瘤危险度分层(χ2=0.14,P=0.70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危险度分层与尿碘浓度有关[比值比(OR)=3.914(95% CI:1.505~10.176),P=0.005]。结论正常碘盐饮食对DTC患者131I治疗前尿碘浓度和摄碘率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