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对多病共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社区多病共存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例。选择患者的时候都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将90例社区多病共存患者划分对照组、实验组两个小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按照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选用ESCA)与生存质量(量表选用WHOQOL-BREF),从而判断全科护理照顾模式在社区多病共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实
简介:摘要目的从社区护理角度出发,;了解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护理体验和需求,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社区20名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通过非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和观察,总结出照顾者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结果1处于不同病程和照顾阶段照顾者的感受和需求是存在变化的。2.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使照顾者的感受和需求有明显的差异。3.分析总结这些差异和变化探索其中规律。结论1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是一个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角色,这个群体相当庞大和重要,其招股体验和需求存在差异性并且是动态变化的。社区护士对脑卒中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同时针对个案具体情况能够与照顾者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与健康指导,使社区脑卒中患者得到持续专业的照顾,同时使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得到专业及时指导,获得更加良好的照顾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脑卒中患者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社会支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2位脑卒中家庭照顾者的资料,按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予以整理分析。结果通过整理得出缺乏支持、生活改变、角色义务、需求多样化四个主题。结论社区及医院应该为家庭照顾者有针对性的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减轻照顾负担。
简介:目的了解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caregivertaskinventory,CTI)对125名住院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为(30.98±4.33)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血病患儿年龄、化疗阶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经济收入及照顾者年龄、性别及每天照顾时间是影响照顾者照顾能力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照顾者照顾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需根据患儿及其照顾者的个体情况,给予疾病知识指导和社会支持,降低患儿照顾者身心痛苦和压力,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放松训练对胶质瘤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1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胶质瘤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自我放松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应用照顾者负担问卷及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来评价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41.15±1.04)分,低于对照组(47.58±1.59)分(P〈0.05);观察组照顾者生存质量得分(157.95±29.69)分,高于对照组(133.29±29.74)分(P〈0.05)。结论自我放松训练能够改善胶质瘤化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且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的改善能够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量表的关联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社交性负荷和发展受限性负荷,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过重,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给予其照顾者护理支持和健康促进,减轻照顾负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简介:简述照顾者与疲劳的概念和内涵,从疲劳的测评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综述脑卒中病人家属照顾者疲劳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者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脑卒中;照顾者;疲劳脑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虽有效降低了其死亡率,但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幸存者达50%,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数据显示,80%以上带残生存的病人出院后无法脱离家庭的支持和照顾1。家属作为主要非专业性照顾者,面对疾病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长期繁重的照护任务致使身心疲惫不堪。此外,沉重的经济负担,生理心理压力,导致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群2,同时也不利于病人照护质量的提升。为今后减轻或消除照顾者疲劳,完善卒中照顾者健康宣教现综述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疲劳的研究现状如下。1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疲劳的概述1.1照顾者“照顾者”源自于英文单词“caregiver”,又称为照料者,在生活和医疗方面提供照料和帮助,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照顾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Anderson等将“照顾者”定义为与病人一起生活并承担大部分照顾病人工作的人。国外对照护者的界定主要依据其医疗保健体制,我国对照顾者和家庭照顾者定义的对象是相同的,脑卒中照顾者是指与卒中病人共同生活、花费最多时间照顾病人或执行主要照顾活动的人。1.2疲劳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疲劳”一词的概述,著作《说文》中释义为“疲,劳也。”顾名思义为疲劳、疲乏的意思;“劳”字可追溯于西周,译为劳苦、劳累等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二字相结合演化为疲劳、疲乏。从古至今对“疲劳”字义上的解释大都相同。《现代医学百科词典》中注重对“疲乏”的解释,划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类。现代医学文献在不同层面上对疲劳进行了界定。从最早期的运动性疲劳-疾病性疲劳-医疗性疲劳再到近些年受学者重视的慢性疲劳研究。其概念描述也从一维上升到多维,至今尚未给出统一界定。Ream等3将其定义为一种干扰个体日常生活的主观的不悦症状和疲倦的各种感受。现如今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疲劳是一种躯体和/或精神感到倦怠的主观感受。2疲劳的测评工具疲劳量表主要针对不同病种群体的测定如癌症患者、慢性疲劳综合征。PFS量表是Piper等在1989年研制的;FSS是由九个条目组成的用于测量疲劳严重程度的量表;VAS-F是Lee等于1991年研制的疲劳量表,主要评定疲劳状况和精力两个方面。FS-14是英国Chalder等于1993年研制的包含14个条目,主要用于评定照顾者疲劳程度。我国应用的疲劳评定量表是由张作记4在国外学者Chalder等编制的疲劳量表的基础上汉化而成。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从躯体和脑力疲劳两个方面反映疲劳的轻中重状态,分数越高代表疲劳越严重。3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疲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3.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疲劳状况研究已较为普遍,广泛应用于癌症和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评定。Jensen等人通过对癌症病人照顾者进行疲劳评定,结果证实绝大多数家属存在很严重的疲劳症状。Aranda5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前者的观点。Teel的研究是对照顾者和普通人群进行比较,家属疲劳状况高于普通人群。国内疲劳状况的研究多在癌症、脑瘫以及ICU患者等病群家属。临床医学研究多报道的是脑卒中家属照顾者的压力和负担,而对疲劳状况的研究较为鲜见。焦春莲等6在脑卒中照顾者疲劳研究中表明疲劳程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曾燕等在脑卒中照顾者疲劳状况研究中讨论了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3.2影响脑卒中照顾者产生疲劳的主要因素社会学人口因素中明显使脑卒中照顾者产生疲劳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照顾时间等。一般情况下女性在照顾方面中比男性更加细心、耐心,护理病人更周到细致,因此女性照顾者的护理项目自然多于男性照顾者,尤其是事事亲力亲为致使疲劳程度明显高于男性家属照顾者。照顾者年龄与疲劳呈正相关,即照顾者年龄越大越感到力不从心,耐力降低,疲倦感增加。照顾者为农民家属的大多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了解少甚至一无所知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应对能力,长期的照护任务很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照顾时间越长,需要付出的精力越多,压力越大,疲劳感越重。所谓照顾者准备度是指照顾者为患者提供照护服务和处理各种突发紧急情况所做的准备。对于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家属照顾者来说,疾病的突发、角色的转变、经验的缺失都直接影响着照顾者的准备情况。照顾者准备度与疲劳呈负相关即准备度越高,照顾疲劳越低;反之,准备度越低,疲劳程度越高。照顾者积极感受是指照顾者在照护病人过程中获得的令其愉快、自豪的主观体验。家属在照顾病人过程中存在积极感受,与疲劳呈负相关,积极感受得分越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照顾者的疲劳,减轻心理负担,进而提高照顾护质量。4小结综上所述,通过评定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疲劳状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减轻照顾者疲劳,完善个体化健康宣教,为改善照顾者和患者健康结局提供一定的依据。1王陇德,王金环,彭斌,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04)217-224.2李晓莉.脑卒中病人家属照顾者心理负担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04)412-414.3ReamE,RichardsonA.FatigueaconceptanalysisJ.IntNursStud,1996,33(5)519-529.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济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社,2001.5ArandaSK,Hayman-WhiteK.Homecaregiversofthepersonwithadvancedcancer.CancerNurs,2001,24(4)300-307.6焦春莲,赵晨,薛艳.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疲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8)438-440.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乳腺癌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办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接收的33例乳腺癌居家患者及33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明二者的心理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策。结果患者的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镇痛知识诉求、自我护理诉求和家庭支持诉求三个方面,照顾者的心理需求主要集中在照顾负荷诉求、应对方式诉求和营养支持诉求三个方面。结论在乳腺癌居家患者的延续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与患者以及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心理诉求,并进行适当干预,以形成乳腺癌居家患者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有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50例。建立老年痴呆患者个人档案,从睡眠、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并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指导效果。结果指导后的睡眠状况为(1.51±0.34),而指导前患者的睡眠状况为(2.38±0.58)。其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效果。同时,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等,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的进食情况为(9.95±1.39),而指导前患者的进食情况为(5.16±1.04)。其进食情况呈现显著效果。同时,洗澡、修饰、穿衣以及如厕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患者进食、洗澡以及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支持性照顾需求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39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39例为研究组,通过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SCNS)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相近,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上述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3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结合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对患者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放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良性建设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于纠正胎龄40周后的第12~14、26~28天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试(NBNA),比较两组患儿日摄奶量、睡眠时间、日体重增长、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日摄奶量、日睡眠时间、日体质量增长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早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和头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5/62),其中医院感染1例、喂养不耐受4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15/62),其中医院感染2例、神经行为障碍3例、喂养不耐受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7,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能够有效提高早产儿摄奶量、延长睡眠时间、加速体质量恢复,进而促进神经及生长发育,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院中心门诊和神经康复科就诊的110例老年科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25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老年痴呆患者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不接受护理培训,观察组接受护理员培训,比较接受护理员培训后痴呆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和自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自理12例,占21.81%,误吸和误服14例,占25.45%,跌倒15例,占27.27%,自伤或者伤人9例,占16.36%;观察组生活自理34例,占61.82%,误吸和误服5例,占9.10%,跌倒4例,占7.27%,自伤和伤人2例,占3.64%,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痴呆时,可以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自理能力提升指导,在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了解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测评量表对54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Zarit负担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照顾者照顾能力问卷对54名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4名主要照顾者Zarit负担量表测评值5~76分,平均(29.90±11.55)分。主要照顾者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怀指数、照护能力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尿路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较轻,受较多因素影响,加强患者及照顾者护理能力、提高照顾者支持度等,可改善照顾者的负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