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到2020年年底,所有医疗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准确分类投放、暂存,并与各类垃圾回收单位按分类进行运输、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属性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4类.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胶片及废相纸等.易腐垃圾主要包括食堂、办公楼等区域产生的餐厨垃圾、瓜果垃圾、花卉垃圾等.可回收物主要包括未经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输液瓶(袋),塑料类包装袋、包装盒,纸张,纸质外包装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经过擦拭或熏蒸方式消毒处理后废弃的病床、轮椅、输液架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医院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内肝炎内科接收的肝炎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名98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工作,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回收污染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医疗废物分类投放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观察两组患者医疗废物规范投放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废物规范投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患者对于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健康教育,并放置医疗废物回收专用盒,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促进患者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急性胸痛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所接收和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共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5人,分别为常规组和对症组。常规组主要实施常规治疗,对症组则实施对症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症组的患者胸痛的缓解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眼科器械处置流程对于提高眼科器械处置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和处置的7574件眼科手术器械和手术室自行处理的7326件眼科手术器械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眼科器械处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眼科器械处置差错问题发生率(0.20%<0.94%,χ2=36.753)相对更低(P<0.05),而清洗质量评分[(97.20±2.05)分>(93.05±3.17)分,t=95.197]、消毒质量评分[(97.82±3.72)分>(93.14±4.16)分,t=72.440]、保养质量评分[(98.59±1.25)分>(94.22±2.97)分,t=117.726]、包装质量评分[(97.02±2.65)分>(92.45±3.21)分,t=94.899]相对更高(P<0.05)。结论:眼科器械处置流程的改进,有助于提高眼科器械处置质量,保障手术安全。
简介:目的识别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分析其危害程度,筛选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文献复用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分析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清理、转运、接收工作场所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危害状况,按照岗位从可能来源,接触的时间、方式和频率,主要危害特性共5个方面描述作业人员的接触特点,确定关键控制因素,筛选关键控制点。结果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接触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常见,在垃圾人工收集、垃圾压缩、吊装操作以及垃圾卸料时均可存在。清运及接收作业全年不间断,工作日内间断与连续作业并存,短时间接触与长时间接触并存。保洁工和转运工直接接触肠杆菌科细菌机会多,作业时间较固定,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地磅和卸料指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间接接触为主,接触时间长,连续作业居多。将清运作业自动化、密闭、吸附、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消毒效果监测列为关键控制点,并提出防控对策。结论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转运、接收作业均可接触埃希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菌属,需要加强生物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和消毒,并进行消毒效果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