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国内高校标准化病人项目开展及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现状,分析标准化病人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自制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或网络发放,面向国内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和普通医院进行调查。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制图。结果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的94家医学院校和医院参与调查,其中的43.62%已经开展标准化病人项目。影响此项目开展的首要因素是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缺乏。已有的培训师以临床医师或护士为主。培训师的主要培养途径为派往其他院校学习。94.68%的受访单位认为有必要建立和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病人培训师认证制度,规范标准化病人培训师队伍。结论标准化病人项目在国内各院校发展不平衡,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缺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首要因素。建议:第一,构建标准化病人培训师团队,鼓励不同类型的人员加入标准化病人培训师队伍;第二,明确标准化病人培训师的职责;第三,规范师资培训过程,建立标准化病人培训师资格认证制度,让标准化病人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镇静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ICU治疗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镇静护理干预。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和数字评分法(NRS)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疼痛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及医疗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镇静有效率为92.5%(185/200),高于对照组的85.5%(1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5天和第1、2周,干预组患者的N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期间,干预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和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镇静护理可改善ICU患者的镇静效果,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少其ICU留观时间、镇静药物剂量及住院费用,同时也可以降低ICU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AAPM TG-263实现宫颈癌放疗危及器官(OAR)和靶区命名标准化。方法采用Matlab软件自编程实现放疗结构文件的读取与解析后,逐一自动输出、记录、存储每个子结构命名。对所有子结构命名统计整理后,以关键词对结构名进行归类。根据TG-263制定OAR和靶区标准命名转换表,并通过程序对归类后的结构名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输出标准化命名后的放疗结构文件,并导入计划系统。结果144例宫颈癌患者的放疗结构均成功转化,并在放疗计划系统中正确显示。转化前OAR和靶区的命名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同一结构的命名存在较大的差异;转化后将43种OAR、74种靶区的命名方式分别规范统一成20种与8种,方便工作人员的理解与沟通。结论实现宫颈癌放疗结构命名标准化,可减少命名的不一致性,并为盆腔肿瘤命名标准化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管理应用在中药药剂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使用中药药剂患者400例为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法,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0例,观察组200例。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12~2020年12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中药药剂管理和标准化管理,观察实施管理后两组管理方法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药品调配正确率、药品审核正确率分别为99.00%、99.50%,观察组为88.00%、90.00%,组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服务满意度、用药咨询满意度分别为94.50%、96.00%,对照组分别为85.00%、87.00%,两组数据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标准化管理应用于中药药剂管理可进一步规范药剂管理,显著提升药品调配与药品审核准确性,患者认可度更高,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儿童医院等三所医院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受训学员的考核成绩,查找影响结果的因素,提高同质化培训效果。方法将在2020年8月27日至9月27日参与三所医院心肺复苏标准化教学的学员和授课教师纳入研究。授课过程遵循国际统一标准的基础生命支持实施人员课程计划。通过笔试、单人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技能考核成绩、团队CPR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影响考核结果的因素。结果三所儿童医院的25名教师授课27次,完成培训及考核154人。其中,144人通过笔试,占比93.5%;130人一次性通过单人CPR+AED技能考试,占比84.4%。三地学员的笔试和技能考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学员的职称和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会影响技能考试结果。学员身份、岗位、职称存在地区差异,但对团队CPR的学习需求相同,比例为44.8%,高于单项技能。94.8%的学员认为"闭环式沟通"是团队CPR中的重要能力,培训后74.7%的学员认为该项有提高。结论现阶段利用双讲师制、教考分离措施确保了CPR的标准化教学;通过规范的量化考核,严把学员出口关,达成了同质化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团队协作CPR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基于学员自评的调查结果,有利于客观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升高效团队协作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准确测定患者体内药物浓度是做好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实施精准化药物治疗的必要前提,也是临床实验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TDM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精神药物(如丙戊酸、卡马西平)和其他需要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药物中都对临床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TDM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类别多,目前只有部分免疫学检测方法具备了经过批准的配套检测系统和试剂盒,但是大部分TDM项目的药物浓度检测方法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技术,都是自建方法(LDT)。资料显示,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同一方法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TDM检测结果尚未实现量值溯源;(2)检测方法尚未实现标准化;(3)EQA计划的覆盖面不足;(4)TDM实验室参加EQA计划的意识不够;(5)TDM标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这些问题制约了TDM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1)建立参考系统,实现检测结果量值溯源;(2)在逐步增加TDM EQA计划项目的同时,也要尽快开展正确度评价计划;(3)规范TDM样本检测技术;(4)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现状,探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标准化门诊建设良性发展。方法回顾及调查中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过程及现状,同时探讨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在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中的实践意义。结果1.截至2020年12月,已建成1 289家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区域示范中心135家;已开展56期培训会,累计培训医师2 560位和护士650位,覆盖全国2 560家医院;开展4 518场患者教育会,线上宣传累计覆盖100万人次,年平均服务患者133万人。2.CCAAP提升了标准化门诊的质控水平,促进了患儿的标准化管理。结论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通过流程优化、专业评估、个体化健康教育、实时疾病监控,可有效提升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哮喘管理意识、提高疾病知晓率,促进哮喘更好控制,是目前有效的儿童哮喘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CCAAP在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实践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中国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成效显著,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消化内镜室治疗患者,探究标准化护理的整体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消化内镜室治疗的108例患者,起始时间为2020年6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5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数量都是38例。对照组在护理时主要使用传统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标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内镜诊治指标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护理安全合格率对比后可以发现,观察组合格率更高,P<0.05;观察组内镜诊治时间明显更短,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室治疗患者使用标准化护理价值非常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也不断增强,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