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市新生儿死亡情况及死因构成,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死亡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顺位、死亡原因分布、二级和三级医院新生儿死亡情况对比,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2例死亡病例,前5位死因依次为窒息(23.8%)、呼吸窘迫综合征(22.7%)、严重先天畸形(18.0%)、感染(11.6%)、早产(9.3%)。足月儿61例(35.5%),前3位死因为窒息(34.4%)、严重先天畸形(32.8%)、呼吸窘迫综合征(13.1%)。早产儿111例(64.5%),有16例(14.4%)胎龄≤30周、未经治疗即死亡,治疗后仍死亡的早产儿前3位死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9.7%)、窒息(18.0%)、感染(15.3%)。早期新生儿124例,早期早产儿前3位死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43.1%)、窒息(27.7%)、严重先天畸形(12.3%),早期足月儿前3位死因为窒息(44.2%)、严重先天畸形(23.3%)、呼吸窘迫综合征(18.6%)。晚期新生儿48例,晚期早产儿前3位死因为感染(33.3%)、呼吸窘迫综合征(10.0%)、严重先天畸形(10.0%),晚期足月儿前3位死因为严重先天畸形(55.6%)、窒息(11.1%)、遗传代谢/染色体病(11.1%)。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死亡新生儿胎龄[(33.1±4.2)周比(35.0±5.1)周]、出生体重[(2 000±480)g比(2 620±515)g]均较低(P<0.05),二级医院足月儿死因中窒息比例明显高于三级医院(P<0.05)。结论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生后1周内,其中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先天畸形、感染、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生后不同日龄的早产儿、足月儿死亡原因各有不同,二级医院足月儿因窒息死亡占比高于三级医院。
简介:摘要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和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天水市第一医院儿童腹泻病门诊数据,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作为干旱指标,采用quasi-Poisson分布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干旱与儿童腹泻门诊量的关联情况。研究期间,兰州市和天水市干旱天数依据SPI-1分别为298和379 d,依据MCI分别为303和398 d;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和天水市第一医院0~6岁儿童腹泻门诊量分别57 147和18 703例。基于月降水量的SPI(SPI-1)和MCI与儿童腹泻门诊量呈负相关。与非干旱时期相比,依据SPI-1划分,中旱与儿童腹泻病门诊量关联性最强,兰州市和天水市儿童腹泻病门诊量分别增加了13.4%(95%CI:7.9%~19.3%)和20.0%(95%CI:12.7%~27.8%);依据MCI划分,特旱导致天水儿童腹泻门诊量增加60.5%(95%CI:3.4%~149.0%)。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某区安宁疗护服务终线调查数据,探讨该区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获取北京市某区4家三级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报的"2020年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地区终线调查表"的数据,填报时间范围为2020年1—12月。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安宁疗护模式、相关保障政策、安宁疗护团队、病例诊断分类、平均住院日和患者费用负担等,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2020年,北京市某区9家医疗机构中仅4家三级医院开展安宁疗护的门诊、会诊和住院服务,9家医疗机构均未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4家医院从事安宁疗护的医师和护士分别为35人和40人;安宁疗护住院病例为267例,其中恶性肿瘤病例121例,占45.32%;安宁疗护患者平均住院日(40.0天)多于医院平均住院日(7.8天);安宁疗护患者日均住院费(3 428.7元)低于医院日均住院费(3 605.6元);安宁疗护服务项目尚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且相关保障政策不完善。结论北京市某区安宁疗护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安宁疗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等均不能满足该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应加快发展基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搭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照护网络,大力培养安宁疗护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以推动该地区安宁疗护服务的快速发展。
简介:摘要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实现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优质共享,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湖州市城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基于四级纵向整合的新型城乡医联体模式,在整个医联体演进历程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不仅突破了"县域一体",还探索了"市域一体",是联通县域和市域的桥梁,对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湖州市城市医联体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和系统化集成为两大突破口,全面推进健康治理能效升级和效益叠加。2021年全市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分别为72.7%和90.6%,2020年公立医院住院均次费用(8 726.7元)和门急诊均次费用(239.6元)分别比浙江省平均水平低25.0%和8.6%。虽然湖州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依然存在结构缺陷和体制困境的问题,建议通过"三治"和"三性"来推动治理结构完善和治理体制优化,进而推动城市医联体高质量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环卫工人职业伤害的发生情况,为环卫工人职业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5至11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部分街道环卫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2 200份问卷,有效问卷2 167份(有效回收率98.5%)。收集环卫工人社会人口学资料、工龄、工种和职业伤害发生情况等资料,分析其职业伤害的分布特征及与工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2 167名环卫工人中,240人(11.1%)发生过职业伤害。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较多的为锐器伤、中暑及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分别为6.1%(133/2 167)、2.4%(53/2 167)和1.7%(36/2 167)。不同工龄和工种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超过5年的环卫工人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工龄低于5年的工人(P<0.05);垃圾整理及运输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7.9%,21/265),手动清扫人员中暑发生率较高(3.1%,42/1 366),机械化清扫人员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5.4%,10/184)。结论深圳市环卫工人发生职业伤害的情况较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不同工种以及不同种类职业伤害的发生,提高环卫工人职业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兰州市成人甲状腺容积,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兰州市城关、西固、七里河3个区的年满18周岁并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的汉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B超机进行甲状腺检查。采集研究对象晨尿,检测尿碘;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以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尿酸(Ua)水平。同时,测量身体指标收缩压(SP)、舒张压(DP)、腰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009人,年龄为(43.50 ± 15.16)岁,甲状腺容积为(8.74 ± 3.39)ml。其中,男性534人,甲状腺容积为(9.46 ± 3.43)ml;女性475人,甲状腺容积为(7.93 ± 3.15)ml,男性甲状腺容积大于女性(t = 7.36,P < 0.01)。甲状腺容积与年龄、身高、体重、BMI、SP、腰围、LDL、Ua、TgAb均呈正相关(r = 0.07、0.23、0.33、0.27、0.10、0.27、0.10、0.08、0.07,P均< 0.05),与甲状腺结节、TPOAb、TSH、尿碘均呈负相关(r = - 0.16、- 0.07、- 0.10、- 0.08,P均<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SH、TPOAb、TgAb和甲状腺结节纳入回归方程,标准化B值分别为- 0.135、- 0.065、0.123、- 0.197。结论兰州市男性甲状腺容积大于女性,TSH、TPOAb、TgAb和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2021—2022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北京市2021—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特征。结果2021—2022流感流行季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530 829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25%,流感活跃期持续15周。流感样病例中以0~15岁年龄组为主(60.71%),60岁以上人群占比5.90%。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8 505件,阳性率14.91%,其中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99.56%)。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中,44例标本为1A.3a2分支,与WHO本年度推荐的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为1A.3分支存在一定的进化距离。结论加强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及时调整疾病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女性乳腺癌与职业危险因素的关系,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6至12月,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调查方法,选取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以调查医疗机构确诊的乳腺癌患者(495人)为病例组,以相同医疗机构非乳腺癌患者(478人)为对照组。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基本特征、职业危险因素和应对方式(包含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用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将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大专及以上占49.64%(483/973);体重指数以18.4~23.9 kg/m2为主(占48.82%,475/973);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84.48%,822/973)。与无夜间轮班作业史者比较,有夜间轮班作业史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25~2.30,P<0.05);与工作姿势为大多数坐着、有时站立者比较,大多数站立、有时坐着者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1,95%CI:1.40~2.90,P<0.05)。结论职业危险因素中夜间轮班作业、工作姿势与女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同时避免久站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社会视角,对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模拟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通过政策文件检索与文献复习、访谈调查与专家咨询等方法,估算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4月26日武汉市新冠肺炎医疗服务成本,基于决策树模型进行不同疫情防控假设下医疗服务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线情况下,武汉市每治愈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平均成本为175 462.10元,假设1(武汉市提前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下该成本为164 552.43元,而假设2(武汉市延迟1周实施全面管控疫情防控措施)的成本为187 542.37元。相较于基线情况,假设1下医疗服务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8.30万元/治愈人数,具有更优的经济性。结论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成本-效果模拟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的决策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影响下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采用R 4.1.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地图绘制。结果北京市202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90.51/10万,比2020年下降了43.29%,比2017-2019年的年均发病率下降了71.45%。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从传播途径来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0.15%(31 898/63 601)。从病原体来看,以病毒类传染病为主,占北京市发病总数的59.63%(25 259/42 356)。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率由2017-2019年的年均16.47%(36 289/220 371)提高至2021年的35.36%(22 490/63 601),其中寄生虫类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为83.33%。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为平谷区、密云区和丰台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以延庆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和大兴区为主。结论2021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率有所上升,不同病种间实验室诊断率差异性较大,有必要提高病例实验室诊断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呈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应有所侧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圳市啮齿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汉坦病毒基因型别。方法采用笼日法布点捕鼠,收集鼠肺标本后研磨提取RNA。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分型检测,进一步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部分M片段G2区和S片段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共捕获200只鼠类动物,包含褐家鼠189只、黄胸鼠9只和小家鼠2只。汉坦病毒检出率为21.0%(42/200),均为汉城病毒,其中宝安区鼠肺检出率最高,达45.7%(χ2=25.60,P<0.05)。从阳性鼠肺标本中分别扩增出25条汉坦病毒M片段G2区和S片段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3%~100.0%和97.6%~100.0%,与来自广州市的参考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树显示此次研究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均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S基因编码的核衣壳蛋白中存在1个位点突变,为BA-111第973位由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结论深圳市鼠类动物所携带的汉坦病毒为汉城病毒的S2亚型,与深圳市历年以及周边省市汉坦病毒代表病毒毒株相比变异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武汉市孕妇碘营养状况,为指导孕妇科学补碘、调整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武汉市13个行政区,每个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0名孕妇,采集其家中食用盐盐样及尿样,检测盐碘、尿碘含量。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按照不同年份,区域(中心城区、远城区),年龄[低龄(<25岁)、适龄(25 ~ 34岁)、高龄(≥35岁)],孕期[孕早期(<13周)、孕中期(13 ~ 27周)、孕晚期(28 ~ 40周)]对盐碘及尿碘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5 200份,盐碘中位数为24.41 mg/kg;其中,无碘盐32份,合格碘盐4 962份,不合格碘盐206份,碘盐覆盖率为99.38%(5 168/5 2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42%(4 962/5 200)。共检测孕妇尿样5 200份,尿碘中位数为161.24 μg/L。2016年的中心城区、孕早期、孕中期、低龄及高龄孕妇(141.74、149.00、132.34、135.17、121.00 μg/L),2017年的孕早期、孕中期及高龄孕妇(128.00、149.00、141.41 μg/L),2020年的孕中期及高龄孕妇(148.95、138.00 μg/L)尿碘均<150 μg/L,处于碘缺乏水平。结论武汉市孕妇总体处于碘适宜水平,但接近适宜值下限,部分孕妇仍存在碘缺乏风险。需密切关注孕妇的碘营养状况,积极倡导其食用合格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