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小儿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出现麻醉时间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I组(40例)和Ⅱ组(30例),I组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体重)和咪唑安定(0.5mg/kg体重)混合液,Ⅱ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结果:I组92.5%患儿配合,与Ⅱ组(23.03%)有显著性差异(P<0.01),I组92.5%患儿易与父母分离,与Ⅱ组(96.67%)无明显差异(P>0.05),I组90%患儿静脉穿刺时合作安静,与Ⅱ组(9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10min,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前HR,RR及SpO2均稳定正常,I组用药后10min,10%的患儿唾液分泌增加,与II组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后II组有3%(10%)患儿出现呕吐反应,结论:表明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液,镇静和镇痛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利于进一步的麻醉准备及实施麻醉。
简介: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HHS混合液中海马神经细胞葡萄糖的代谢状况。方法:将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HHS混合液15min后,测其细胞内[^14C]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结果:暴露于0.05%、0.1%和0.25%HHS混合液15min后,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在15min和60min时明显增加(P<0.05),与同一时间的对照值相比也明显升高(P<0.05)。及至1天和7天后,海马神经细胞内脱氧葡萄糖-6-磷酸的含量恢复至实验前对照值水平(P>0.05)。结论:海马神经细胞在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混合液15min后,在60min内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但至少需1-7天方可恢复到正常的葡萄糖代谢状态。
简介:目的:制作一种能快速形成脑血瘀证的动物模型,供需要观察即刻治疗效应的实验研究应用.方法:将右旋糖酐40与50%葡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射入豚鼠颈静脉内,利用RunMan仪检测脑血、氧含量及采集血、氧波形并用MATLAB软件进行血、氧波形与互相关函数分析.结果:按15ml/kg体重注射混合液后豚鼠脑血含量升高,氧含量下降,并持续60分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右旋糖酐40与50%葡萄糖混合液比例为1∶3时能形成这种改变,单用二者之一或其他比例都不能形成这种改变.结论:右旋糖酐40与50%葡萄糖按15ml/kg体重以1∶3比例混合后注射给豚鼠,可通过近红外光光谱法检测到脑血、氧含量变化与血瘀型头痛病人体内的变化相同,并且稳定60分钟,可供需要观察即刻治疗效应的研究应用的动物脑血瘀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