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武汉市病毒性肝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不同地区、性别等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探讨影响武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2004-2017年武汉市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数124415例,年均发病率98.7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乙肝报告病例数最多,占71.68%,其次为丙肝,占14.70%。年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均为中心城区(χ^2=9510.51,P<0.05),男性发病率(年平均发病率130.52/10万)高于女性(年平均发病率65.08/10万)(χ^2=13662.96,P<0.05)。乙肝发病率最高峰在50~岁年龄组,甲肝、乙肝、丙肝、戊肝及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甲肝:χ^2=583.05,P<0.05;乙肝:χ^2=12774.17,P<0.05;丙肝:χ^2=10076.97,P<0.05;戊肝:χ^2=4350.77,P<0.05;未分型肝炎:χ^2=1548.14,P<0.05)。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及农民为主。结论武汉市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传染病报告发病中仍占重要位置,其防治应以乙肝为重点。在做好免疫预防工作的基础上,应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并采血进行抗-HCV检测,分析吸毒人群丙肝感染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深圳市戒毒人员1002人,男女性别比为32.4∶1。平均年龄(35.0±7.7)岁,以21~45岁的青壮年人群为主,占89.5%(897/1002)。职业以无业为主,占45.0%(451/10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1.7%,非深圳户籍占88.4%。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HCV阳性率为50.5%,年龄(OR=1.027)、户籍(OR=1.722)和共用注射器(OR=2.822)是抗-HCV阳性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户籍为非深圳户籍、共用注射器的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深圳市强制戒毒人员抗-HCV阳性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和传播丙肝的重要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深圳市吸毒人群丙肝防控的主要措施。
简介:目的对广东省恩平市2016年寨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寨卡等虫媒传染病的应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恩平市2016年制定的寨卡防控的相关文件、恩平市疾控中心《寨卡病毒病防控工作简报》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广东省病媒生物监测信息平台"获得蚊媒监测数据。采用Excel对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描述性分析。结果广东省2016年2月15日至6月5日共报告输入性病例13例,均由南美国家输入,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广东省恩平市在2月19日立即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制定6个工作方案;在定点收治医院对全部病例开展病例管理;2月11日至11月30日恩平对1184名归国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对782人进行采样筛查,发现7例寨卡病例和3名隐性感染者;通过蚊媒控制,将全年大部分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控制在10以下水平。结论广东省2016年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阻止了本地病例的发生,防控措施切实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南充市顺庆区北城片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暴发疫情调查分析,为诺如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现学调查评估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采集标粪便标本运用荧光定量 PCR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疫情共确诊 88例病例,家庭聚集性和区域聚集性明显,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在 28份大便标本中 21份标本诺如病毒型Ⅱ阳性, 1份诺如病毒Ⅰ型阳性, 1份混合Ⅰ型和Ⅱ型阳性。【结论】: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通过快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积极的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监测与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目的是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流行病预防的应用价值,从而为流行病传播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具体研究方法是通过结合社区预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以乙型肝炎预防为例,采取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两社区乙型肝炎检测的阳性率,验证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流行病预防意识和能力,对流行病预防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目的是分析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流行病预防的应用价值,从而为流行病传播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具体研究方法是通过结合社区预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以乙型肝炎预防为例,采取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两社区乙型肝炎检测的阳性率,验证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流行病预防意识和能力,对流行病预防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本地区2016年到2018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予以调查分析,统计手足口病发病状况、性别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情况、月份分布情况、临床症状表现分布情况。结果本地区2016年到2018年手足口病人数1000例,实验室诊断人数81例,重症人数21例,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15起。男性足口病发病占据百分率(59.80%)多于女性(40.20%)。4岁及以下手足口病发病占据百分率(71.00%)多于5岁及以上(29.00%)。4月-6月手足口病发病占据百分率(53.00%)多于1月-3月(3.00%)、7月-9月(20.10%)、10月-12月(23.90%)。手足部位疱疹占据百分率(99.10%)、口腔部位疱疹占据百分率(84.20%)多于臀部部位疱疹(14.60%);中热占据百分率(55.10%)多于低热(28.00%)、高热(16.90%)。结论手足口病多为普通病例,重症病例较少,在男性4岁及以下儿童中比较多见,多发生于4月-6月,疱疹多发于手足部位和口腔部位,发热情况主要是中热(38℃-39℃),需要予以积极防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902例胃癌患者,902例患者中农民582例,城区居民320例,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患者发病部位、病理类型、性别分布特征、发病年龄及地域分布特征。结果分析结果发现,902例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胃体、胃角、胃底、贲门及幽门,其中胃窦部位发病率最高;病理类型主要以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癌、混合细胞癌及黏液细胞癌,而腺癌的发生率最高;同时胃癌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60-79岁之间年龄发病率最高;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结论胃癌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而腺癌、男性及中老年群体的发生率最高,且农民群体发病率高于城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经传染病中对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结合HBc-IgM阳性对病情进行诊断。结果60例患者中出现发热患者8例;乏力者50例;皮疹2例;关节痛1例;消化道症状者52例。60例患者没有黄疸症状者2例,出现黄疸症状者58例。肝功能平均恢复时间57天。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18岁、男性发病率较高,且多数患者传染途径不清,由此可知,做好积极的预防管理措施,对减少乙型肝炎发病率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期间我县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8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①年份分布。本次研究的681例患者中,82例为2011年,占12.04%,224例为2012年,占32.89%,295例为2013年,占43.32%,42例为2014年,占6.17%,38例为2015年,占5.58%;②性别分布。462例为男性,占67.84%,219例为女性,占32.16%;③年龄分布。0-10岁组613例,占90.01%,11-20岁组30例,占4.41%;21-40岁组,22例,占3.23%;40-60岁组,10例,占1.47%;>60岁组6例,占0.88%;④科室分布。小儿内科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次为发热门诊、急诊儿内科等。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儿童和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疫情爆发。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本地区 2015年到 2018年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资料,回顾性进行分析,提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对策。结果 2015年到 2018年城市发病 509例( 509/625),占总发病例的 81.44%;农村发病 116例( 116/625),占总发病例的 18.56%;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冬季, 4年内 4月 -7月期间发病人数比较多;男性发病人数为 432例(占 69.12%),女性发病 193例( 30.88%),性别比例为 2.24: 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5岁 -19岁之间,此年龄段人群的发病数分别为 143例(占 85.63%), 112例(占 83.58%), 122例(占 78.71%), 143例(占 84.62%)。结论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还比较高,要提高防治力度,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接种防治。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防治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mumps in this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umps. Methods The data of mumps reported by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2015 to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mump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From 2015 to 2018, 509 cases (509/625) occurred in cities, accounting for 81.44% of the total cases; 116 cases (116/625) in rural areas, accounting for 18.56% of the total cases;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incidence of mumps was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there were 432 cases in males during April-July of four years. (69.12%), 193 cases (30.88%) were female and the sex ratio was 2.24:1. The age of onset was mainly between 5 and 19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is age group was 143 (85.63%), 112 (83.58%), 122 (78.71%) and 143 (84.6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umps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is area. We should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mp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of mu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