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117例哮喘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科,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10月,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儿科哮喘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疾病对生活影响、呼吸道症状、活动受限、总评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运用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有利于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患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格列奎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时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含量(HbA1c)、餐后2h后血糖(2hPG)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UAER、FBG、HbA1c以及2hPG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维持在达标范围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7日~2018年3月17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34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6.13±0.39)mmol/L、餐后2h血糖(7.59±0.6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2±0.47)mmol/L、抗胰岛素性稳态值(Homa-IR)为(1.17±0.44);对照组空腹血糖(6.92±0.47)mmol/L、餐后2h血糖(8.94±0.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6±0.61)mmol/L、抗胰岛素性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IR)为(1.59±0.46),观察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短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依从性情况分为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治疗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胰岛素组及口服降糖药组血糖控制均能达标,胰岛细胞功能均能改善。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优于口服降糖药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口服降糖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的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患者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按时用药、合理运动、情绪控制等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法+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1例,低血糖检出率为35.4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3例,低血糖检出率为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8,P=0.0151<0.05)。两组患者24h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值标准差、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以动态血糖监测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他汀联合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4—2017-12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对照组入院后即刻给予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入院后即刻予80mg阿托伐他汀,入院第2天按40mg/d的剂量继续口服。评估两组的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炎症因子浓度。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不稳定斑块数目和斑块面积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89%和4.4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治疗ACI可提高疗效,同时又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因子浓度,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在自发性脑出血内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至2017年间我院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控制收缩压至160mmHg,观察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控制收缩压至140mmHg,连续给予3周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有助于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预后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