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与男性不育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男性不育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不育患者,根据其BMI将患者分为四组:低体重组(BMI<18 kg/m2)、正常体重组(18 kg/m2≤BMI<24 kg/m2)、超体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检测患者精液常规、性激素五项(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69例,其中低体重组13例、正常体重组96例、超体重组95例、肥胖组65例。四组患者的精液体积以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所有患者的精液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与BMI呈负相关(r=-0.365、-0.258、-0.468)。四组患者的睾酮和雌二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与BMI呈负相关(r=-0.367);雌二醇与BMI呈正相关(r=0.352)。结论BMI可以影响男性精液质量以及性激素水平,引起不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38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3.5 kg/m2,239例,占61.9%)、超重组(23.5 kg/m2≤BMI<27.5 kg/m2,127例,占32.9%)、肥胖组(BMI≥27.5 kg/m2,20例,占5.18%),比较3组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相关疾病、黄疸、肿瘤位置、TMN、手术方式、术后天数、组织分化、肝侵犯、术中输血例数、并发症),并分析BMI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结果386例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1.8%、25.2%、16.8%。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黄疸、意外胆囊癌、肿瘤位置、TMN、手术方式、组织分化、肝侵犯、术中输血例数、并发症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χ2=12.24、30.87、37.01、7.92、104.23、118.76、12.05、49.12、6.85、12.24,P<0.05)。BMI与高血压有关,对5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但随着BMI的增加,5年生存率呈上升趋势(16.3%比16.7%比23.3%,P=0.774)。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1.441,95%CI:1.219~1.705)、肝脏侵犯(OR=1.625,95%CI:1.264~2.091)、M分期(OR=1.664,95%CI:1.070~2.587)、N分期(OR=1.511,95%CI:1.218~1.875)是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是非独立危险因素(P=0.901)。结论BMI对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肥胖胆囊癌患者无需等减肥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上皮肿瘤的WHO组织学分型与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HO(2015版)胸腺上皮性肿瘤分型,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低危组、高危组和胸腺癌组;以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良性肿物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于术前4 d内获取外周血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比较各组间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46例(低危组20例,高危组19例,胸腺癌组7例)和对照组患者34例。胸腺癌组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09)。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显著相关(r=0.244,P=0.032)。结论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基于WHO分型的胸腺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胸腺上皮肿瘤恶性程度的临床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握力体重指数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10月在沈阳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体检的3 598名60岁以上老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测、握力测量和实验室检测,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握力体重指数与MS的相关性。结果握力体重指数与MS[男性(r=-0.213,P=0.000),女性(r=-0.236,P=0.000)]呈负相关。对不同性别居民握力体重指数水平进行四分位数划分,调整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随着握力体重指数降低,MS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与握力体重指数>P75者相比,男性握力体重指数<P25发生MS的相对危险度为3.714 (95% CI:2.604~5.298, P<0.001),P25~P50者为2.816 (95% CI:1.997~3.969, P<0.001),P50~P75者为1.655 (95% CI:1.169~2.343, P=0.004);女性握力体重指数<P25者为3.000 (95% CI:2.356~3.821, P<0.001),P25~P50者为2.013 (95% CI:1.592~2.545, P<0.001),P50~P75者为1.885 (95% CI:1.492~2.381, P<0.001)。男性握力体重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0.595~0.657),女性为0.614(0.591~0.637),握力体重指数诊断MS的最佳切点为0.443(男性)及0.351(女性)。结论握力体重指数与MS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评估握力体重指数可为MS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CT增强扫描时,身高(HT)、全体重(TBW)、体重指数(BMI)、去脂肪体重(LBW)、体表面积(BSA)和血容量(BV)与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肝脏CT多期增强扫描的113例患者,测量上述身体指数和肝动脉期主动脉、门静脉期肝脏的强化值(ΔHU)。将主动脉和肝脏ΔHU值根据患者的性别、TBW和BMI各分成亚组,分别是男性组和女性组,TBW<60 kg组和TBW≥60 kg组,BMI<25 kg/m2组和BMI≥25 kg/m2组,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主动脉、肝脏ΔHU值的差异。各身体指数与每克碘主动脉、肝实质增强值(ΔHU/gI)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男性患者肝动脉期主动脉的ΔHU、门静脉期肝实质的ΔHU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W<60 kg患者的主动脉和肝脏的ΔHU值均高于TBW≥60 kg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5 kg/m2和BMI≥25 kg/m2患者的肝脏Δ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25 kg/m2患者高于BMI≥25 kg/m2患者(P<0.05)。15例患者肝脏ΔHU低于50 HU,男性比例(18.3%,11/60)高于女性(7.5%,4/53)。肝动脉期主动脉ΔHU/gI值与LBW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r=-0.559,P<0.01),门静脉期肝脏ΔHU/gI值与BSA的负相关程度最明显(r=-0.680,P<0.01)。结论主动脉、肝脏CT增强扫描时,可采用LBW或BSA代替TBW作为个性化计算碘对比剂用量的身体指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卒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对康复进程以及其卒中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卒中于广东燕岭医院住院的患者共95例,本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三组,其中18.5 kg/m2≤BMI<25 kg/m2为正常组(n=40),25 kg/m2≤BMI<30 kg/m2为超重组(n=37),BMI≥30 kg/m2为肥胖组(n=18),记录三组患者康复干预前、干预后及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和干预3个月肥胖组的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runel平衡评分显著低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0.05),而肥胖组的手、前臂和下肢Ashworth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的BMI降低了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影响了生活能力、四肢功能及平衡力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为NAFL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开滦研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16 388例观察对象组成研究队列,依据观察对象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的BMI数值,用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4个不同的BMI轨迹组,分别为低稳定组、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随访各组人群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年度健康体检时NAFLD的发病情况。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观察对象共14 998例,比较4组NAFL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BMI轨迹与新发NAFLD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方差齐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用Dunnett’s T3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BMI轨迹组NAFLD累积发病率的差异。结果NAFLD的累积发病率随着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31%、47%、6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混杂因素后,BMI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NAFLD发病风险仍为BMI低稳定组的1.757[95%可信区间(CI):1.589~1.942]、2.612(95%CI:2.353~2.900)、3.566(95%CI:3.129~4.064)倍(P < 0.01)。结论发生NAFLD的风险随着BMI轨迹的升高而增加,BMI长期高水平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BPH 人群体重指数与残余尿量及尿流率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整理 60 岁以上查体资料完整的男性 352 例,采用 超声检测 BPH 人群残余尿量( PVR ), 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最大尿流率,分别与 体重指数( BMI )计算 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BMI 与 PVR ( r=-0.056,P=0.149 )无明显相关性, BMI 与 Qmax ( r=0.102 , P<0.05 )呈正相关。 结论 BPH 人群中体重指数越高,排尿越困难。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BMI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等6个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研究类型为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5月。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项研究,共267 5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人群T2DM死亡风险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90,95%CI(0.80,0.97),P=0.008];肥胖人群T2DM死亡风险与正常体重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1,95%CI(0.81,1.01),P=0.07];年龄≥65岁肥胖人群死亡风险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76,95%CI(0.68,0.85),P<0.001]。结论较正常体重人群而言,超重人群、年龄≥65岁肥胖T2DM人群死亡风险降低,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疗养机构特勤疗养员的体脂和血脂水平对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影响,为增强特勤人员心肺耐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效途径。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某疗养机构进行体检的特勤疗养员,测量其体脂、血脂及肺活量体质量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体脂和血脂水平对其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某疗养机构特勤疗养员血脂异常患病率(20.4%)明显低于中国男性成人(47.0%),体脂含量与中国男性成人平均水平相近。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与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勤疗养员体脂和血脂水平均是影响肺活量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应通过积极训练和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优化疗养员的体脂和血脂水平,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战斗力生成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单指数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双指数模型直方图定量参数与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56例,共57个病灶。所有患者在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乳腺平扫、多b值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用后处理软件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D值、D*值、f值的直方图参数,包括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平均值(mean)、第10百分位数(10th)、第25百分位数(25th)、第50百分位数/中位数(50th)、第75百分位数(75th)、第90百分位数(90th)、偏度(skewness)及峰度(kurtosis)。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直方图定量参数与乳腺癌不同Ki-67增殖指数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各直方图定量参数与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Ki-67高表达组ADC值(偏度和峰度)、D值(偏度和峰度)、D*值(平均值、最大值、偏度和峰度)均高于Ki-67低表达组,而Ki-67高表达组D*值(最小值)低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值的所有直方图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值(偏度和峰度)、D值(偏度和峰度)、D*值(平均值、最大值、偏度和峰度)与Ki-67增殖指数均呈正相关(r=0.296~ 0.509 ,P均<0.05),D*值(最小值)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262,P<0.05)。结论IVIM直方图定量参数与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存在相关性,以D*值的最大值相关性最高,提示可通过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手术患者肾动脉搏动指数(renal pulsatility index, RPI)与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RPI增高是否能预测AKI的发生。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2月—2019年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CPB下心血管手术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性别不限。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于麻醉诱导后(T1)、术毕即刻(T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测RPI;术前1 d、术后1~7 d取静脉血测定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浓度;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RPI对预测AKI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9例,发生率为26.8%。与非AKI组比较,AKI组T2时RPI显著增高(P<0.01),T1时R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T2时RPI为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T2时RPI对AKI诊断的AUC为0.724(95%CI 0.578~0.869,P<0.01),敏感度57.89%,特异性86.54%,RPI临界值为1.86。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RPI和AKI发生存在相关性,RPI增高的患者在心血管手术后发生AKI的风险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衰弱指数(FI)评估的老年人衰弱状况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以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跌倒情况随访调查数据库中2005年基线调查人群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以2015年随访调查中收集该队列人群的死亡情况作为结局变量进行分析。采用FI模型对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分析不同年龄组老年人FI与死亡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FI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生存曲线。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1 301例老年人,至2015年共死亡403例,死亡率为31.0%(403/1 301)。老年人死亡率随着FI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FI值的增加死亡率增加的速度减缓,老年人FI值所致死亡存在极限值约0.70,在此基础上任何新增加的健康缺陷均可能导致老年人死亡。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FI值增加会增加老年人死亡的风险(HR=1.143,95%CI:1.034~1.248,P=0.000),且FI值相比于年龄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高(HR=1.143比HR=1.048,t=5.827,P=0.000)。随年龄增加,FI值即老年人衰弱对死亡风险影响的HR值从1.179降至1.120,即衰弱对死亡的影响也逐渐降低。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各年龄组老年人的生存率均随衰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Log-rank=317.812、354.203、247.258,均P=0.000);对不同衰弱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仅≥80岁组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较高组(0.4≤FI<0.5、FI≥0.5)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结论采用FI模型对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能够较好地反映老年人的衰弱特征,在预测不良健康预后如死亡率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对老年人进行衰弱的干预时,着重于衰弱程度较低或相对年轻的老年人可能更有效地减少衰弱所导致的不良结局。
简介:摘要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对指导术后提前干预措施,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方法:随访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0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 35例乳腺癌患者,并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25kg/m2患者 16例( 45.7%), BMI< 25kg/m2患者 19例( 54.3%), 15例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 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BMI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 P值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是否肥胖相关,对于 BMI≥25kg/m2的患者应积极提前干预,减少或延缓淋巴水肿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脉压指数、体质指数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脑卒中早期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脑血流功能检测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问卷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质指数、脉压、脉压指数及平均动脉压;同时完成脑血流动力学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75分为脑血管功能正常组,<75分为异常组。将研究对象按脉压指数分为高、中、低3个亚组,按体质指数分为体重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4个亚组,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组脉压指数水平及体质指数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2 375人,年龄为(52.6±7.3)岁,男性7 275人(58.79%),女性5 100人(41.21%)。脑血管功能正常组9 900人(80.00%),异常组2 475例(20.00%)。汉族、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率更高,且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指数、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正常组(P均<0.001)。在不同脉压指数亚组中,左右侧平均血流量、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临界压水平随着脉压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随脉压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体质指数组中,肥胖组左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过低组、正常组和超重组;肥胖组右侧平均血流量均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且高于过低组。左右侧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随着体质指数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外周阻力、脉搏波速、特性阻抗、动态阻力、临界压水平、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随体质指数水平上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汉族、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是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脉压指数、体质指数越高,脑血流异常的风险越高。结论脉压指数、体质指数水平越高,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的可能性越高,当出现过高的脉压指数及体质指数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关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同时,应对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单项异常参数予以重视和纠正,最终实现有效预防脑卒中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透中心随访的腹透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随访至患者退出腹透或研究终止日期2019年12月31日。收集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疾病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比较胃肠道疾病组与无胃肠道疾病组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筛选腹透患者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71例腹透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87例(82.2%)患者出现至少1种胃肠道症状,142例(30.2%)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总体腹膜炎发生率为0.094次/患者年,革兰阳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34次/患者年,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率为0.027次/患者年。多因素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OR=1.852,95%CI 1.252~6.369,P=0.002;OR=3.324,95%CI 1.616~6.836,P=0.001);腹泻症状得分较高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832,95%CI 1.616~4.963,P<0.001)。结论腹透患者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胃肠道疾病是总体腹膜炎及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腹泻症状是革兰阴性菌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心指数(CI)、每搏量变异(SV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为目标的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液体反应评估为指导的限制性液体复苏,6 h后记录超声参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5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45.6±3.8)岁,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与GEDI、CI、SVV系数分别为-0.445、-0.571、0.451,IVCci与GEDI、CI负相关,与SVV是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GEDI、CI、SVV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熵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71例,在术前测定所有患者的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 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 SE)。术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较轻组(M组,47例,NIHSS≤15分)和病情较重组(S组,24例,15分<NIHSS≤4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熵指数,RE、SE与NIHSS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71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M组患者术前RE和SE大于S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SE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RE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58,当最佳截断值为67.5时,约登指数最大(0.666);SE判断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AUC为0.843,最佳截断值为59时,约登指数最大(0.666)。结论术前熵指数与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病情评估的较敏感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