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在我国,有 30%~ 50%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需要临床营养支持。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和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SPEN)在临床营养指南中,推荐对于营养需求不能经口满足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 2- 3]。 EN可以更好地维持胃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完整性,促进肠道蠕动,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阻断了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然而, EN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腹泻、胃潴留、误吸等并发症,肠内营养泵 (enteralfeedingpump, EFP)在一定程度可降低 EN患者并发症的病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实时监测医院空气加压氧舱内的空气质量,并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利用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动态监测系统,以2020年7月20—27日的微信端数据和2020年7月6—10日系统后台采集的数据为例,对空气加压氧舱内的部分空气质量指标[温度、湿度、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CO2、PM10、PM2.5]、噪声进行实时检测、记录和描述性分析,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对加压氧舱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均有较大波动,CO2及颗粒物指标多次出现超标情况,消杀操作之后出现TVOC、甲醛浓度迅速上升甚至超标的情况。结论空气加压氧舱内的空气质量存在问题,应加强人员和设备管理,改善医院空气加压氧舱内环境,进一步监测舱内压强、氧气浓度和细菌总量,将有助于提升高压氧治疗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利用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随机调查在某"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注册的247例患者,了解其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并以安德森卫生服务模型为框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47例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患者中,女性占74.5%(184例),平均年龄37岁(20~81岁),患者在该平台接受护理服务总次数的中位数为2次。输液是患者在该平台上接受的最多的护理服务项目。年龄较大、没有基本医疗保险、常规护理来源为非三级甲等医院、无慢性疾病的患者利用该互联网平台接受护理服务的频次较高。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初步认同。影响个体持续利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倾向因素是年龄,使能因素是医疗健康保险状况和常规护理来源,需要因素是慢性疾病状况。
简介:摘要本文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概念出发,分析以医院为主导和以社会为主导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以期把握"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的重难点,为各地区更好地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提供参考。
简介:摘 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线的医疗人员、被确诊和隔离的患者、高度警惕的普通大众,都有可能陷入到心理危机,出现心理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初期就部署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互联网 +心理咨询”服务紧急上线,在避免社会情绪失稳、群体心态失衡、个人行为失控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某院诊疗模式的变革与实践,分析产出结果,提出互联网医疗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方法医院于2019年7月首次推出"在线问诊"服务,并不断加快互联网医院功能建设,将传统的线下诊疗模式逐步转变为集在线问诊、线上开单、自助缴费、药品邮寄、检查预约、自助入院和慢性病随访为一体的全周期诊疗新模式。对2020年1—6月医院线上门诊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至6月21日,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接诊31.8万人次。其中,线上门诊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病患者居多,线下门诊以首诊、急性等需进一步处置的病种较多;线上门诊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最高(80.52%),挂号费用占比最低(4.04%)。结论就医方式的变革将倒逼公立医院不断改革,但目前互联网医院发展政策环境亟需配套到位。未来应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医院功能定位,促进线上线下快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