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间在我院行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掌侧角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尺侧角恢复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行掌侧锁定钢板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采取保守治疗与掌侧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7月就诊85位患者做一个非随机分组的同期对照试验,共73例患者得到随访,将有手术适应证并实施手术的患者纳入实验组观察随访;将有手术适应证的但因各种原因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腕关节尺侧疼痛比例、腕关节主动背伸旋后活动范围、骨折畸形愈合率、尺骨撞击综合征发病率、尺骨茎突骨折不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在治疗结局的各项观察指标上要好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掌侧Henry入路T型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从2009年8月~2013年8月应用T型锁定钛板经掌侧Henry入路植入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按AO分类标准分类,B2型4例,B3型6例,C1型5例,C2型6例,C3型7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3.5个月(3~24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所有病例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8%。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Henry入路锁定T型钛板内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复位确实、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T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AO分型B:型2例,码型5例,C1型9例。Cz型5例,采用Henry掌侧入路,必要时背侧辅助小切口复位关节内骨折,术后第2天允许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根据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方法评定疗效:优11例,良7例,可3侧,优良率为85.7%。结论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满意,腕关节功能预后良好,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