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皮肤存活率的临床影响。方法 本次纳入对象为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 72例,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 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皮瓣游离再回植术,观察组采取显微外科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皮肤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0%,比对照组 80.0%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皮肤总存活率为 91.7%,比对照组 61.1%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临床疗效优良,可提高术后皮肤存活率,改善手部功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精液分析中精子存活率检测的作用。方法 选取由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男性不育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患者均通过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常规分析动态和检测精子存活率,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有43例精子总活力≥40%,其精子存活率≥58%(90.46±3.41)%;有57例精子总活力< 40%,其精子存活率≥58%(81.68±7.25)%;另外3例精子存活率< 58%(35.33±14.17)%。结论 : 通过检测临床男性的精子存活率,特别是CASA提示的精子活力降低的精子样本,可以判断精子存活率是否降低甚至死精子综合征,为进一步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简介: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上颌窦提升效果的可预期性。通常使用种植体存活率来评估手术结果.入选的评价标准中通常包括至少负重1年这一条。本回顾的评价标准将负重时间增加为3年.以观察之前报道的短期保留率还能否得到维持。进行电子检索并对获得的文献用特定入选标准进行筛查(最重要的是至少有3年的回访记录)。结果中包括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18篇(共6500颗种植体.2149名患者).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7篇(共1257颗种植体.704名患者)。统计得出:在至少3年负重后.种植体存活率分别为937%(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及972%(穿牙槽嵴顶上颔窦底提升术)。值得关注的是失败病例中.80%发生于第1年内.931%发生于3年内.可以算出.种植在已有3年负重以后失败的概率=种植3年失败率(63%)×3年后失败发生率169%)=0.43%。相比系统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而言.本系统综述的结果认为.采用低层次证据的研究结果不足以采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复发率和存活率。方法:此次研究的时间节点范围设置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间,将我院接收的早期胃癌患者中抽选出62例列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以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31例完成研究。常规组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模式,研究组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模式。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率、复发率以及存活率完成评价比较工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出现率同常规组施展比较后,发现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复发率以及存活率同常规组施展比较后,并未发现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针对早期胃癌患者予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模式,可为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以及复发风险给予一定助力,故临床可大力提倡并积极应用此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视神经钳夹损伤(ONC)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率变化。方法选取97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ONC组(87只)。正常组双眼不进行任何操作;假手术组左眼不进行任何操作,右眼行假手术操作;ONC组左眼行ONC,右眼行假手术对照。正常组分别计算左右眼RGCs密度,比较其差异;假手术组计算假手术眼RGCs密度,比较其与正常组平均RGCs密度的差异;ONC组中,以左眼(ONC眼)与右眼(假手术眼)RGCs密度的比值计算RGCs存活率,然后比较不同钳夹持续时间(5,10,20,30 s)的RGCs存活率差异(取材时间统一为钳夹后7 d),以及不同取材时间(3,4,5,7,14,30,60,90,180 d)的RGCs存活率差异(钳夹持续时间统一为20 s)。结果正常组左右眼RGCs密度分别为(5 167.3±55.6)个/mm2和(5 199.6±44.8)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假手术组RGCs密度分别为(5 183.5±33.4)个/mm2和(5 151.5±87.6)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组不同钳夹时间(5,10,20,30 s)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37.6±1.1)%、(34.0±0.9)%、(33.6±1.6)%、(30.3±0.6)%(P<0.01)。钳夹5 s与 30 s相比,ONC组小鼠RGCs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不同钳夹时间相比,ONC组小鼠RGCs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NC组不同取材时间(3,4,5,7,14,30,60,90,180 d)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85.4±2.0)%、(67.6±3.1)%、(43.0±1.0)%、(33.6±1.6)%、(22.7±2.0)%、(12.8±0.6)%、(10.4±0.8)%、(8.6±0.5)%、(6.7±0.2)%(P<0.01),尤其3~5 d,RGCs存活率大幅下降,30 d后RGCs存活率呈平稳下降趋势。结论在ONC小鼠模型中,不同钳夹持续时间对RGCs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同,且ONC后RGCs死亡呈进行性发展,提示在原发性损伤(钳夹)后,小鼠的RGCs经历了继发性损伤。因此,有效控制RGCs的继发性损伤,可能成为治疗视神经损伤性疾病的关键。
简介:目的:观察异丙酚对谷氨酸导致的原代培养海马细胞存活性率的影响。方法:培养12d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加谷氨酸10umol/L,50umol/L,100umol/L再培养24h组,加谷氨酸同时加异丙酸50umol/L,500umol/L再培养24h组,MTT法测量的细胞存活率。结果:加谷氨酸对海马细胞存活率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谷氨酸10umol/L,50umol/L,100umol/L组存活率与正常组比下降(P<0.001),再加入异丙酚50umol/L组则存活率与加谷氨酸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再加入异丙酚500umol/L组则存活率上升(P<0.01),与加谷氨酸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谷氨酸对神经元有毒性作用,而异丙酚对谷氨酸的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与用量呈正相关,结论:异丙酚能提高体外海马神经元的抗阻质过氧化耐力,抑制谷氨酸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应用强化围术期护理管理对断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录的6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1例围术期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31例强化围术期护理管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断指存活率、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疼痛评分:护理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患者采取强化围术期护理管理的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断指存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存温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制剂中干细胞存活率指标的影响,为干细胞制剂的保存与运输提供合理的温控建议。方法新鲜脐带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华兴医院行剖宫产的健康胎儿,均由产妇自愿捐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离hUC-MSCs后进行培养并传代及制剂制备,之后在4 ℃、10 ℃~15 ℃、25 ℃、37 ℃温度下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不同保存温度下各组间细胞存活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细胞传代到第5代时,流式鉴定显示CD73、CD105和CD90阳性表达达到95%以上,CD45、CD34、CD14、CD19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在0~1%。细胞三向分化能力呈阳性。在25 ℃保存温度下,放置10 h时,细胞活率为86.61%,与保存在4 ℃、10 ℃~15 ℃温度比较,细胞活率下降较快(t=3.065,P<0.01)。在37 ℃保存温度下,放置4 h时,细胞活率为84.92%,细胞活率下降速度最快(t=5.178,P<0.01)。结论hUC-MSCs制剂的适宜保存温度为4 ℃~15 ℃,该温度下的最长保存时间为10 h。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使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等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还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80.65%(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存活率也明显提高,这种护理干预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度,值得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