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和管理经验,探索更加高效的抢救工作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常规ECMO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1月至9月成立体外生命支持快速反应团队后采用ECMO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团队准备时间、置管时间、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设备故障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团队准备时间、置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团队准备时间(min):31.79±6.10比67.16±30.49,置管时间(min):40.62±7.13比84.89±19.29〕,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3%(2/47)比21.1%(8/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MO快速反应团队能够缩短抢救准备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团队救治效率,为应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反应小组(RRT)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与2019年实施RRT前后的各项指标,如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死亡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及启动RRT后患者转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施RRT后,院内医疗急救小组启动率、院内病死率、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率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比例均下降,启动RRT原因顺位排序前三分别是氧饱和度下降(53.70%)、呼吸频率改变(26.67%)及心率改变(25.19%),吸氧、化验、药物、监护及气管插管是启动RRT后常见的处理措施;启动RRT频次超20次的科室排序依次是骨科、外科、神经外科及血液科;启动RRT后患者去向:继续本科室治疗163例,转入ICU 87例,自动出院11例,死亡3例,其他6例。非工作时间段(17:00-次日8:00)启动142次略高于工作时间段(8:00-17:00)。结论RRT在降低院内死亡率、减少住院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及24 h内非计划性转入ICU方面的作用是有效的,值得各级医疗机构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快速反应团队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n=47)例和研究组(n=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急诊快速反应团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各项护理时效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参照组各项护理时效指标均显著长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14%)显著高于研究组(4.25%),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2.97%)显著低于研究组(97.87%),两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快速反应团队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时间,止血药使用时间等各项护理指标的时效。缩短患者的救治和康复时间,减少器官损伤、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大大的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急诊快速反应团队对提升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时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常规急救干预的严重创伤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我院收治的建立急诊快速反应团队干预的严重创伤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时效、抢救预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团队到达时间、颈托及脊柱板使用时间、药物使用时间、血型及血常规送检时间、第一次CT检查时间、进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截肢率、残疾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急诊快速反应团队可提升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时效,改善抢救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联体建设背景下远程心电会诊触发快速反应对基层地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救治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经滨州市中心医院远程心电会诊诊断为ACS并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3例为会诊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1~78岁,平均年龄61.1岁。以同期未经心电中心会诊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0~77岁,平均年龄60.9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介入术后随访,比较两组住院费用、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介入治疗时长及出院后3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远程心电会诊对基层ACS患者救治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住院总费用(2.53±2.01)万元,会诊组为(2.61±2.0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4,P>0.05)。对照组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为(87.46±36.38)min,会诊组为(61.39±26.3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7,P<0.05)。对照组介入治疗时长为(47.96±8.01)min、会诊组为(50.32±8.9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3,P>0.05)。对照组与会诊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率分别为54.24%(32/59)、52.38%(3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13,P>0.05)。结论医联体建设背景下远程心电会诊触发快速反应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基层ACS患者的早期识别,减少患者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改善短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受检者在阅读快速序列视觉呈现方式(RSVP)与其他不同类型视标进行实时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测量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33例,年龄15~28(22.1±4.8)岁,等效球镜度(SE)为(-3.81±1.67)D。试验视标分为以下4类:RSVP、随机字符RSVP、马耳他视标和文本窗。每组视标试验时间为5 min,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红外验光仪进行实时的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的测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受检者阅读或者注视不同视标时调节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试验初期10 s内与5 min内平均调节反应值的差异。结果:5 min试验显示,与RSVP、随机字符RSVP和文本窗比较,马耳他视标调节反应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6;t=2.57,P=0.011;t=3.85,P<0.001);注视马耳他视标时,调节变异度大于阅读RSVP和文本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01;t=2.93,P=0.04)。调节微波动能量分析显示,与RSVP相比,注视马耳他视标时低频区能量明显增高(t=30.32,P<0.001);与RSVP相比,阅读文本窗时中频及高频区能量明显增高(t=32.41,P<0.001;t=38.26,P<0.001)。RSVP、随机字符RSVP及马耳他视标在最初10 s的调节反应均高于5 min内调节反应的均值(t=2.30,P=0.028;t=2.45,P=0.020;t=3.71,P=0.001)。结论:阅读或注视不同类型的视标时,人眼的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存在差异。阅读或注视持续一段时间后,调节反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最初的测量结果无法完全代表持续阅读或者注视时的调节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期中及对不良反应影响。方法以脊柱微创手术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骨折进行早期康复治疗,随后判断具体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分组,干预1组、2组分别采用传统保守方式、早期康复治疗,随后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恢复指标。结果:干预2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8.12±1.35d、13.54±1.35、20.37±2.30d,经比较,干预2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后情况明显改善(P<0.05)。干预2组脊柱骨折患者中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1(2.5)、2(5.0),其中t=4.653、3.975、2.643,p均<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应用,情况明显改善,疼痛改善同时并发症不断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并且评估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9月心内科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统计对象,其中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共计7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胺碘酮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对不同治疗手段下,患者心肺功能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电图恶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二尖瓣血流频谱(E/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水平指标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快速心律失常心肺功能治疗产生良好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1~2019.12内收治的30例脊柱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给予术后快速康复指导,统计分析所选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选研究对象住院期间仅有1例压疮发生,占比3.33%;且所选研究对象的骨愈合时间、住院时长分别为:(16.73±2.08)d、(7.15±1.56)d;治疗前后的SFI评分分别为:(9.36±2.39)分、(18.55±3.01)分。提示,脊柱术后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给予术后快速康复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