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宫颈托用于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宫颈机能不全孕妇3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15例,使用药物治疗)和试验组(15例,使用无创宫颈托),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孕妇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孕妇的延长孕周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无创宫颈托可显著降低孕妇的早产率,延长孕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宫颈机能不全又称为宫颈内口闭锁不全,患者普遍以无痛性宫口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指在妊娠期间因宫颈薄弱而无法支撑胎儿的体重,导致子宫颈过早扩张,进而导致流产或早产。流产和早产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患者和其家庭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社会医疗系统的负担,早产儿的出生严重影响人口质量与健康素质。宫颈环扎术最早由Shirodkar于1955年提出,通过手术将宫颈管关闭,加固宫颈以避免子宫下段延伸,减轻胎儿对宫颈内口的压力,有效延长宫颈机能患者妊娠时间,是预防早产的常用干预措施,在后续的研究中也被证实为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有效术式。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宫颈环扎术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为临床上宫颈环扎术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药物、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联合方案的疗效与临床意义展开讨论。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产科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比组及研究组,各43例。参比组予以药物疗法,研究组予以预防性宫颈环扎术+药物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抑制患者宫缩情况、妊娠周期延长时间、分娩时妊娠周期、Apgar评价。结果:研究组的宫缩抑制有效率明显比参比组高(P<0.05);研究组妊娠周期的延长时间、分娩时妊娠周期明显比参比组多,Apgar评价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运用药物辅助预防性宫颈环扎术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的宫缩受到较强抑制,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妊娠周期。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孕周及手术时机对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来我院治理的120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孕周为14~16周,对照组孕周为17~28周,同时对患者进行组内分组分别分为观察Ⅰ组(31例)、观察Ⅱ组(30例)和对照Ⅰ组(30例)、对照Ⅱ组(29例)。观察Ⅰ组和对照Ⅰ组均已急诊环扎术治疗,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均以择期环扎术治疗,对比四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在14~16周开展环扎术治疗效果更好,而急诊环扎术和择期环扎术要考虑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均能发挥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肝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治疗策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和分析,我们发现肝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血液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等特征。这些异常的发生与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密切相关,且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们强调,对肝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定期的凝血功能监测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治疗方面,个体化的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肝功能不全的程度,也要兼顾凝血功能异常的具体表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分期中的变化规律,探究其诊断阈值。 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嘉定区中心医院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患者共724人。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人数分为两组,每组362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数值,将病人进行分为肾功能不全1期、2期、3期、4期及5期,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的值,电阻抗法测定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并对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可知肾功能不全1期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082μg/L,敏感度77.1%,特异性46.2%;2期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102μg/L,敏感度72.4%,特异性60.2%;3期患者最佳截断值为1.11μg/L,敏感度25.4%,特异性89.8%;4期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981μg/L,敏感度33.3%,特异性83.3%;5期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242μg/L,敏感度90.5%,特异性42.9%。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PCT具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WBC)除1期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并无显著性差异;C反应蛋白(CRP)仅1、2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来说,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患者PCT和CRP指标会略高于感染革兰阳性菌的患者。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来说,无论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其降钙素原(PCT)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而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却呈相反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方法 自2021年6月-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出110例患者参与实验,分析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110例患者,进行95次细菌培养,其中阳性53例,占比55.79%。所有患者中,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次数最多,随后为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选用多种抗菌药物,变更药物情况有着很大不同,在不合理用药中,占比最低的是青霉素类药物,所占比例为5.88%,紧随其后的是硝基咪唑类,不合理用药占比最高的是氨基苷类药物。结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会大范围应用抗菌药物,应当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用药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运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命名,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相对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病例来说,观察组病例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后左心室舒张末径、血浆NT-proBNP等参数明显较低,其6min步行实验明显较长,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高(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