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的因素,并探究防范途径。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物质依赖病房在2019年1月-2021年9月发生的12例成瘾物质流入事件病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原因、药物流入途径以及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同时整理分析相关防范措施。结果:流入病房成瘾物质中,包含新型毒品[66.67%(8/12)]、酒类[25.00%(3/12)]以及海洛因[8.33%(1/12)]。从其流入途径看,主要包含朋友探视带入[58.34%(7/12)]、外卖形式带入[25.00%(3/12)]、经病房外墙送入[8.33%(1/12)]以及患者入院时自行藏代[8.33%(1/12)]。从相关时间发生时间来看多味中午及夜晚医护人员不足时段,其中11例均在12点-14点[41.67%(5/12)]以及19点-21点[50.00%(6/12)]之间,仅1例为其他时段(夜间22点-23点)[8.33%(1/12)]。从12例事件结果来看,患者使用药物5例,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7例,未发生严重医患纠纷。结论: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事件是物质依赖病房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此,合理强化病房管理,加强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合理防范成瘾物质的流入十分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患者依赖呼吸机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接收机械通气的ICU患者84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比呼吸机依赖和成功脱机的患者。结果:在84例患者中成功脱离呼吸机的患者76例(90.48%),8例(9.52%)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患者产生依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在治疗后情绪得不到控制,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造成负面情绪,另外,医护人员未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撤机的时机不成熟,造成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依赖。针对此类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加强患者呼吸功能的锻炼,从而减少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吸烟人群烟草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广泛开展戒烟干预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以面对面询问调查的方式收集≥40岁居民吸烟和烟草依赖的相关变量。应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我国≥40岁现在吸烟和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烟草依赖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现在吸烟者22 380人,现在每日吸烟者19 999人。≥40岁现在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1.1%(29.3%~32.9%),其中男性为32.0%(30.2%~33.9%),高于女性17.6%(13.4%~21.7%);乡村为32.7%(30.2%~35.2%),高于城镇;40~59岁年龄组重度烟草依赖率较高,为33.3%(31.3%~35.2%)。≥40岁现在每日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率为35.0%(33.0%~37.0%),男性为35.8%(33.8%~37.8%),女性为22.0%(16.8%~27.2%)。在现在吸烟人群和每日吸烟人群中,文化程度越低,重度烟草依赖率越高;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18岁及以后开始吸烟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明显高于无症状吸烟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非患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吸烟者的重度烟草依赖率略低于非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部和东部地区、40~59岁年龄组、从事农林牧渔水利、生产运输和商业服务职业、文化程度低、18岁以前开始吸烟者患重度烟草依赖的风险高。结论我国≥40岁吸烟人群的重度烟草依赖水平较高,戒烟干预服务客观需求巨大,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戒烟干预工作的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及其对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40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研究组采用手工计数方法分析,观察统计两种方法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血细胞情况。结果:观察统计两种分析方法发现,研究组与参照组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针对白细胞分类中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影响效果最为显著。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会给血细胞分析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积极探讨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酒依赖患者自我效能与疾病感知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酒依赖确诊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4周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干预组)和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对照组)。采用MAST、GSES、BIPQ进行基线和干预结束后1个月、3个月进行共3次测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MAST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GSES总分、BIPQ总分在测量时间与组别上均存在交互效应(均P0.05);干预1个月、3个月MAST、BIPQ总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 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酒精依赖戒断伴有抑郁症状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7月-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酒精依赖戒断伴有抑郁症状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护理前、护理1周、护理2周和对照组相比(p>0.05),护理3周、4周、8周HAMD评分、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酒精依赖戒断伴有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技术,分析尼古丁依赖者在静息状态下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改变。材料与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招募117例尼古丁依赖者和52名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不吸烟志愿者并采集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通过回顾性研究,选取双侧小脑CruspⅠ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探究两组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者左侧小脑CrusⅠ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运动协调和感觉相关的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高(t=3.56,团块体素≥20)。尼古丁依赖者右侧小脑CrusⅠ与皮层的功能连接较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尼古丁依赖者存在多个小脑-皮层间功能连接的异常,强调了小脑的非运动功能,说明小脑参与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尼古丁依赖者自动吸烟行为和认知、注意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