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定义及范畴,厘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方法回顾"监测"的语源学,以及作为术语在疾病监测或公共卫生监测中的定义和范畴;回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历史与实践,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对其的影响;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警戒"与"药物流行病学"的概念框架。结果"监测"的目标是有危害可能的趋向。"持续"、"系统"、"收集"、"分析"、"解释"、"传播"是术语"监测"的基本元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从药物获批上市即开始,收集的数据不仅涉及药物的性质,还涉及药品标准、药品生产、药品储存和药品使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论建议定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一项以药品不良反应为目标的公共卫生项目,由一整套持续、系统性地收集、归整、分析和阐释药品对人体的危害方面的数据(包括相关的志愿报告、电子医疗记录和实验室记录等)并及时向所有应该知道的人(监管部门、医务人员或/和公众)反馈的过程组成。目的是认识药品安全问题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鉴别、评价、认识和交流药品非预期的有害作用,进一步认识药品的获益-风险的属性,防范或使药品的有害作用最小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研究做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来就诊的40例患者,分别详细记录修复前,修复一个月以及修复3个月的牙齿咬合情况和牙周指数的健康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在正中咬合时,戴牙后的1-10分钟与修复后的一个月以及随访的3个月之内,其前牙的咬合力与与修复前相比,其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而前牙的咬合力百分比在随访的3个月内,无明显差异(P>0.05),后牙的咬合力相比,修复后的咬合力明显比修复前的百分比增加(P<0.05),修复后的随访3个月内,其各时间点的咬合力百分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于牙周指数,结果可见,修复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且随访的3个月内,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的修复中,及时优化患者的咬合,并进行正确的防护处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被临床研究所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进一步提高全旗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对巴镇及牧区3128名已婚妇女逐个询问病史填写登记表,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妇女疾病的总患病率,巴镇31.56%,牧区40.91%。巴镇妇女所患前三位疾病分别是乳腺增生26.73%、宫颈炎20.84%、阴道炎19.88%;牧区所患前三位疾病是宫颈炎34.89%、阴道炎31.87%、附件炎23.66%。结论本地妇女病患病率较高。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发现、早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妇女普查普治率的重要措施,完善规范检查项目是提高普查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