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登革热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知识宣教,推进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分别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普查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广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3 537名大学生纳入研究对象,年龄(19.42±1.41)岁;登革热知识总知晓率为61.34%(104 146/169 776),预防行为总持有率为61.41%(10 860/17 685);认为自己患上登革热的可能性不大者占54.62%(1 932/3 537);表示就医时会主动告知蚊虫叮咬史和旅游史者占64.86%(2 294/3 537);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校类型、年级、居住方式、是否接受过登革热健康教育、是否参与过登革热宣传活动是登革热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学校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接受过登革热健康教育、是否参与过登革热宣传活动是登革热行为保持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广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登革热知识水平和预防行为持有水平不高,应根据不同特征学生群体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大学生自我防控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学门诊学生疾病种类和特征。方法:择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大学门诊就诊的学生65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其疾病种类及特征。结果:657例大学门诊学生农村占比58.75%,女性占比62.10%、汉族占比87.82%,营养正常占比65.45%,大学专业理工科占比55.40%,学历本科及以上74.73%,生活费800-1500元/月占比为49.32%;大学门诊学生所患疾病种类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及运动疾病占比分别为42.16%、13.09%、10.20%;转诊者共20例,创伤及烧烫伤、急腹症及高热占比分别为25.00%、25.00%。结论:大学门诊学生疾病种类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伤及运动疾病为主,专业以本科及以上为主,且多为理工科、营养正常者,农村、女性及每月生活费800-1500元居多。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大学新生生存质量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整群抽取2所大学所有全日制本科2020级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人口学信息,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 356名大学新生,其中男性占49.48%(671/1 356)、女性占50.52%(685/1 356);年龄(18.21±0.85)岁;生存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得分分别为(14.68±2.51)、(13.25±2.47)、(14.50±2.14)、(15.39±3.44)和(15.59±3.44)分。2020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总分低于2019级大学新生(t=-2.066,P<0.05),且在生理领域(t=-15.168,P<0.001)和心理领域(t=-3.385,P=0.001)得分均低于2019级大学新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一同生活家人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和目前的生活状态对总生存质量及所有生存质量领域均有影响(均P<0.05)。结论2020级大学新生生存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危险行为现状及其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江西省2所高校99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危险行为评定量表显示,15.2%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危险行为因子分超过3分,1.0%的大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分超过4分。男生在不良习惯、外向性行为问题上得分[(1.72±0.50)分,(1.61±0.56)分]显著高于女生[(1.66±0.38)分,(1.45±0.40)分](t=2.205,P=0.028;t=5.020,P<0.01),女生在内向性行为问题、学业适应不良上得分[(2.13±0.56)分,(2.51±0.53)分]显著高于男生[(1.97±0.62)分,(2.39±0.63)分](t=-4.157,P<0.01;t=-3.282,P=0.001)。危险行为4个因子呈两两正相关(r=0.497~0.673),大学生危险行为具有群集丛生性特点。述情障碍组、可能述情障碍组、无述情障碍组在危险行为总分[(2.28±0.43)分,(1.99±0.37)分,(1.71±0.36)分]及内向性行为问题[(2.60±0.54)分,(2.17±0.49)分,(1.80±0.50)分]、不良习惯[(1.95±0.49)分,(1.73±0.38)分,(1.54±0.36)分]、学业适应不良[(2.82±0.52)分,(2.57±0.50)分,(2.25±0.54)分]、外向性行为问题[(1.72±0.56)分,(1.57±0.46)分,(1.37±0.38)分]4因子上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252,172.027,75.654,85.424,45.60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危险行为。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述情障碍水平,可以减少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
简介: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冠肺炎的出现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使得社会民众出现了一些焦虑、恐慌的心理问题,这一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不例外。为更好落实疫情期间的心理工作,深入了解学生居家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文章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武汉各大高校进行了一项关于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和行为状态的问卷调查,结合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提出对应的心理辅导对策。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恐慌不安、焦虑、压抑、抑郁的心理,由此还会引发一系列失眠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头痛等反应,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文章选择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武汉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并就如何在疫情期间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探究。
简介: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个体优势,个体拥有资源可以解决他们的困难。在这种以个体为基础的研究中,弹性的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弹性的概念有它的历史,根源于两个学科生理学和心理学。它主要是在发育性精神病理学研究中被引入并发展起来的,该研究表明儿童在高危家庭中具有良好的功能。逐渐被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研究中,家庭是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的支持系统,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为家庭成员和社会履行重要的职能,比如经济支持,养成和社会化以及保护脆弱成员。所以家庭作为一个系统的研究逐渐被心理学家所关注。在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和困境时,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应对态度和方式,有些家庭被危机或持续的压力搞得支离破碎,但有些家庭却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机智。支离破碎的家庭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要少于变得更坚强,更机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