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相互作用的结构部位,以便探索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后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pGBDU-C及pGAD-C载体构建Daxx(humanDaxx,hDaxx)及其删除突变体(ΔhDaxx)酵母菌表达质粒,利用Westernblot检测它们在酵母菌中的表达产物,通过酵母双杂交试验测定hDaxx与p53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构部位,结果pGBDU-C或pGAD-C/hDaxx与ΔhDaxx能在PJ69-4酵母菌株表达目的蛋白,hDaxx及3种ΔhDaxx与p53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2种ΔhDaxx不与p53结合发生相互作用。结论:hDaxx通过第396-499位氨基酸(aa)或C端241个aa残基与p53发生结合。
简介:背景:小肠疾病并非少见,尤其是糜烂性和溃疡性疾病更为常见,内镜下取材活检多为慢性炎症,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这些小肠类疾病属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小肠不同节段的微生态状况如何?细菌在小肠疾病的发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均是不明确的问题。目的:了解全小肠不同节段的腔菌群和膜菌群的组成和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微生态在小肠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非腹部外伤意外伤亡者小肠的空肠上段、空肠中段、空回肠交界处、回肠中段、回肠下段10种细菌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微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几乎存在于所有标本的各节段小肠,肠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主要存在于回肠中下段,少部分标本存在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梭菌,所有标本均未检出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13例标本的腔菌群和膜菌群分析显示,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消化链球菌在不同节段小肠肠腔和黏膜分布的数量不同,越靠近回肠末段,细菌数量越多;黏膜菌量多于肠腔。葡萄球菌、酵母菌、梭菌仅在少数标本的某些节段有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结论:上述细菌越靠近回肠末端菌量越多,在同一肠段中,膜菌群较腔菌群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