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呼吸机在临床医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往往在使用呼吸机的同时需要利用雾化设备给患者进行雾化,由于在注射雾化药物的过程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对一体可控式呼吸机湿化罐专用注水器的需求是迫切的,目前市面上已有种类繁多的可控式呼吸机湿化罐专用注水器,但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不能实现给药效率的调节以及自动补药功能等,在使用过程中极为不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款可控式呼吸机湿化罐专用注水器。该可控式呼吸机湿化罐专用注水器操作简单,在实现呼吸雾化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给药效率调节和自动补药调节,由于全过程采用密封、自动方式,因此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呼吸机 雾化 注水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在ICU患者鼻肠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8例ICU鼻肠管置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盲插鼻肠管置入护理,实验组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鼻肠管置入患者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 ICU患者 鼻肠管置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护理层次管理措施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工作者进行研究,将1-6月作为常规的护理管理组分析,为对照组;将7-12月作为观察组进行管理,采取的是层级管理方式。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护理工作质量水平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通过层级管理方式,可以保证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高,可以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护理层级管理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护理工作开展时,对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进行提升,要采取分层评价的体系,对护理科研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阐述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培训的具体程序,要对对象和所应用的方法进行明确;结合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的因素,提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提高的具体对策。要加强对临床护市的组织管理,设立专项的科研资助基金,对于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其次,对科研队伍进行建设,要给予临床控制更多的自信心与工作的主动性;最后,采取有效的途径,对于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进行提升,要参与科研培训班,针对护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可以进一步打造科研型的护理团队。

  • 标签: 临床护士 科研能力 分层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抽取的40名护理人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分层管理的方式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管,然后记录分层管理模式运用前及运用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比对得知,分层管理护理模式运用后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病房护理评分以及文本护理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分层管理护理模式运用前,两者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分层管理护理模式运用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分层管理护理模式运用前,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护士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管理护理模式对提升护理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层管理模式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变化及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0例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36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34例。全部入选患者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MRI-DWI)确立诊断和明确病灶分布;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测脑供血动脉狭窄情况;应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pCASL)灌注成像技术,设置两个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1.5、2.5 s检测脑血流量。结果(1)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存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1条或≥2条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比例[91.67%(33/36)、33.33%(12/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23.53%(8/34)、8.82%(3/34)];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分别存在MCA、ICA中、重度狭窄/闭塞患者比例[69.44%(25/36)、44.44%(16/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14.71%(5/34)、11.76%(4/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3.455、6.239、21.394、9.150,P均<0.05)。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同时存在≥2个脑区梗死病灶患者比例[61.1%(22/36)]及额叶梗死病灶构成比[38.03%(27/71)]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20.6%(7/34)与19.05%(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33、4.447,P均<0.05);PLD 2.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额叶梗死病灶CBF值[(31.516±8.333)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45.442±8.281) 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5,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LD 2.5 s额叶梗死病灶CBF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38,P<0.05)。⑷卒中后认知障碍组PLD 1.5、2.5 s病灶侧存在≥1个或≥2个低灌注脑区(额叶、颞叶、顶叶)患者比例[88.89%(32/36)、88.89%(32/36)、77.78%(28/36)、66.67%(24/36)]高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67.65%(23/34)、8.82%(3/34)、29.41%(10/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86、44.837、16.483、34.493,P均<0.05);PLD 1.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CBF值[(20.260±5.266) mL/(100 g·min)、(17.664±3.947)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33.442±10.563) mL/(100 g·min)、(28.071±6.913) mL/(100 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6.225,P均<0.05);PLD 2.5 s时,卒中后认知障碍组病灶侧额叶、顶叶、颞叶低灌注代偿后CBF值[(37.732±8.355) mL/(100 g·min)、(32.942±6.459) mL/(100 g·min)、(39.282±7.443) mL/(100 g·min)]低于卒中后无认知障碍组[(57.189±9.965) mL/(100 g·min)、(52.415±7.017) mL/(100 g·min)、(49.258±8.912) mL/(100 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43、10.227、2.950,P均<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LD 1.5 s病灶侧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CBF值及PLD 2.5 s低灌注脑区额叶、顶叶、颞叶低灌注代偿后的CBF值均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3、0.675、0.823、0.799、0.545,P均<0.05)。结论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常合并病灶周围脑区广泛低灌注;首发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梗死病灶及病灶周围脑区灌注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动脉狭窄 卒中后认知障碍 病灶分布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脑灌注水平
  • 简介:摘要探讨用小脂肪颗粒与脂肪胶分层填充治疗女性鼻唇沟老化的方法及效果。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整形烧伤科和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用小脂肪颗粒深部填充及脂肪胶皮下皮内填充分层移植的方法,治疗女性鼻唇沟老化63例(年龄26~69岁,平均43.3岁),其中46例采取2次补充移植。63例中13例术后出现青紫,14 d内消退;全部患者术后鼻唇沟外观平滑或略高,即时效果满意,3个月内满意率100%。6个月后复诊,46例行第2次补充移植。术后随访6~12个月,2例填充1次后效果欠佳,满意61例,占96.8%。脂肪分层移植治疗女性鼻唇沟老化短期效果较好,满意度较高。重复填充2~3次效果更好。

  • 标签: 脂肪 鼻唇沟 老化 分层移植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优质护理在重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和研究组(实施分层优质护理),每组各35人,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护理熟练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三项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患者对应实施分层优质护理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现有护理质量得到改进,患者认可度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层优质护理 重症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阶段内的护士100名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干预),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阶段内的护士100名作为实验组(予以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管理干预),就两组护士的临床操作综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士的临床操作综合评分较对照组呈更优显示(P<0.05);实验组接手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采取能级进阶的护士分层管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护士临床实操水平,利于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能级进阶 护士 分层管理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我院的96名护理人员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名)和观察组(n=48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水平、护理态度以及病区管理和出错率以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护士分层管理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医院妇产科护士48名,随机划分为研究生观察组和研究生对照组,每个组24名。对照组则给予我们一个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分层护理。将两组人之间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比较明显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结论:实行妇产科护士的分层管理,可以有效地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问题的出现,

  • 标签: 妇产科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针对管理实行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专业素质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管理前相比,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综合素质、护理满意率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普外科中使用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普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实行护理分层管理前后内科护理工作质量为主要研究目的,分别选择护理分层管理前后的9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就护理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质量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护理质量对比,应用护理分层管理之前安全意外发生事件为7例,护理差错事件发生为5例,经护理分层管理后安全意外事件与护理差错事件分别为1例;在护理分层管理应用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较大,常规护理情况下护理满意度仅为87.34%,护理分层管理下护理满意度为9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具有重要作用,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凸显。

  • 标签: 护理分层管理 内科护理质量 护理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当地医院5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并按照工作年限、能力和文化程度,将50名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和高级责任护士,并对各级护士进行培训,明确各级护士具体的职责和薪酬,以问卷形式详细记录日常护理工作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了解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文件护理、护理错误等,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护士的操作技能以及每名护士对护理的掌握程度。患者病情与以前的传统管理模型相比,已有显着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效率,并确保患者长期保持身体健康。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接受分层护理,针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分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分层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本文研究分析泌尿外科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方法在2020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来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当做是对比组,在2021年1—8月实施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来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40例患者当做是观察组。结果在进行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指标均比实施之前好(P

  • 标签:   [] 分层级管理 泌尿外科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护士分层管理是一种明确护士层次后根据相应层次划分护士职责,实现责、权、利统一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我维护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据相关研究报道,分层管理可显著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的提升。该管理方法通过明确管理对象的层次性,设计针对性层次管理技术与方法,可优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 标签: 内科护理 护士分层管理 质量影响 提升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培训在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无转岗、离职意向的88名护理人员,设置1~5级分层标准,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基础能力、基础知识储备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 结果:分层次培训后考核人员基础理论、操作技术、服务水平、紧急应对评分,以及角色认知感、自我效力感和团体荣誉感评分均显著大于分层次培训前(p值<0.05)。 结论:分层次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增加护理人员的自我较能感。

  • 标签: 护士 分层次 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层级护理管理对急诊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将68例急诊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分层级护理管理,观察指标: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维度指标(一般基础性护理、意外风险处理、病房管理、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可明显提高该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层级护理管理 急诊外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房护理管理中运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产科30名护理人员,同时选取该阶段在科室分娩的64名产妇,纳入时间段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护理人员平均分为观察组(n=15例)与对照组(n=15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n=15例)运用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n=15例)采用分层管理方式,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新生儿窒息、宫颈裂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运用护士分层管理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5.23±3.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83.45±4.0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产房护理管理质量,此次研究对产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结果显示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产房护理管理 护士分层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