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我们在临床工作针对肛裂、混合痔、直肠型便秘的手术过程中,于麻醉状态下肛门在两手各一指的对抗扩肛中发现的几乎每一例上述疾病患者均存在2—3mm环状纤维环,就其在上述肛肠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方法手术中利用指尖的力量拉断该纤维环,肛门的紧缩感立刻消失,喇叭型肛门镜才得以深入肛门。结果术后肛门基本无创,除肛裂伴哨兵痔、浅皮瘘、肛乳头肥大需局部修整外,不需做所谓的内括约肌切断术,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病人的疼痛,避免了“匙孔现象”的产生。而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持正常。结论一.我们临床发现的2—3mm宽的环状纤维环就是栉膜带。二.所谓“内括约肌失驰缓症”可能是个伪命题。三.肛裂敞扩术可能涉嫌过度治疗。四.栉膜带是胚胎时期肛直套迭的残留物,在肛门多种疾病的发生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结合我们提出的由于直肠辨变异而导致的直肠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栉膜带紧束而导致的肛管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亦是肛肠科诸多疾病的最主要的初始原因。纠正其结构的缺陷,减少排出道阻力。可能为我们提出一系列肛肠疾病对因治疗的新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舟骨螺旋CT影像的最大长度、近端尺侧关节面与最长轴的夹角,以及二者的性别、侧别差异。方法收集30例60侧正常舟骨的螺旋CT数据,利用软件VxWork计算舟骨的最大长度、最长轴的端点位置、近端尺侧关节面与最长轴的夹角α,并检验上述数据有无性别、侧别及观察者内的差异。结果30例60侧舟骨的最大长度均值是(28.05±2.12)mm,男(29.31±1.55)mm,女(26.6±1.83)mm;男性长于女性,但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α的均值是(23.81±2.45)°,男(23.25±2.40)°,女(24.86±2.50)°;性别、侧别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也无显著的观察者内差异。舟骨最长轴的端点分别在舟骨远、近端的皮质上,位置较恒定;远端位于舟骨结节区的中央,近端在舟骨近端关节面背缘中1/3处;左右两侧对称。结论舟骨螺旋CT影像最大长度、近端尺侧关节面与最长轴的夹角较恒定,且无侧别差异;以健侧舟骨影像数据为依据,用以判断患侧舟骨形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