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揭示二线城市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特点,以及歧视知觉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314名成都地区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9%的流动儿童报告并未受到过歧视,而“受过歧视”组的流动儿童的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平均分为(1.74±0.48)分;男生、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低的流动儿童的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平均分较女生及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高及中等的流动儿童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过歧视”组流动儿童的抑郁自评量表平均分为(1.99±0.52)分,高于“未受过歧视”组流动儿童的(1.79±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受过歧视”组流动儿童中,被试知觉到的受歧视程度对抑郁情绪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二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受歧视问题并不严重,但歧视知觉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明显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现状,为当地制订相关宣教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开展横断面调查,在广州市番禺区15所一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中,每所医院抽取不少于50名医务人员,采用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中文版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894名,年龄(32.30±7.83)岁;男性占30.31%(271/894),女性占69.69%(623/894);大学及以上文化占59.17%(529/894);已婚占68.12%(609/894);工作年限(9.51±7.98)年。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中文版“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将艾滋病与耻辱、责怪和偏见联系在一起”“个人歧视行为”“社会歧视行为”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分别为(2.65±0.61)分、(2.41±0.46)分、(2.30±0.43)分、(2.59±0.59)分和(2.49±0.3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岗位进入总量表和“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文化程度进入总量表、“将艾滋病与耻辱、责怪和偏见联系在一起”维度、“个人歧视行为”维度和“社会歧视行为”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职业暴露处置措施掌握情况进入总量表、“个人歧视行为”维度和“社会歧视行为”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婚姻状况进入“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维度、“将艾滋病与耻辱、责怪和偏见联系在一起”维度和“个人歧视行为”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性别进入“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工作年限进入“个人歧视行为”维度和“社会歧视行为”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艾滋病患者接触史进入“社会歧视行为”维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通过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和高中/中专及以下文化、不熟悉职业暴露处置措施者对艾滋病的认知,降低歧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当前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情况,为探究减少性与生育歧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北京市、河南省、广东省和陕西省4个省份采用便利抽样选择5家医院乙肝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中国4个省份的慢性乙肝患者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现状,使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性行为与生育歧视得分差异。结果共调查797名慢性乙肝患者,4.15%(28/675)的患者被医生建议不要生育,4.67%(10/210)的女性患者被医务人员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议终止怀孕。分别有3.62%(25/690)和3.48%(24/690)的患者因感染HBV被拒绝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男性患者中,≤30岁组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程度低于31~岁组(P=0.011)和≥51岁组(P=0.009);女性患者中,31~岁组遭受性与生育歧视的程度低于≤30岁组(P=0.003)而高于41~岁组(P=0.001)和≥51岁组(P<0.001)。知晓HBV性传播途径的患者较不知晓的患者更可能有不发生性行为的想法(P=0.022)。而知晓安全套可以减小HBV感染风险知识的患者较不知晓的患者在发生性行为想法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存在遭受性与生育相关的歧视,尤其是处在31~40岁的女性。需要普及安全套阻断性传播的知识和实施母婴阻断策略,更好地保护乙肝患者性行为和生育的权利。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对保定市某医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674份有效问卷,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2.55±2.08)分,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总分为(62.12±7.03)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艾滋病知识、性别、家庭教育中是否涉及艾滋病知识和对同性恋的态度是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对艾滋病人存在中等偏上程度的歧视,学校和家长在向学生传播艾滋病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反歧视艾滋病教育并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同性恋群体有利于减轻学生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歧视现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湖南省郴州市城区老年人,对其进行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流行性学。结果调查对象对年龄歧视的主观感受量表的得分为(3.00±0.59)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man相关分析,老年歧视的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通过提高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可能降低老年人对年龄歧视的主观感受,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