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腔外侧壁诸结构的大小、分别与鼻前棘距离及其连线与鼻底平面之夹角.结果:上鼻甲长度为15.9±2.9mm,宽度为4.7±1.1mm;中鼻甲长度为36.5±3.4mm,宽度为10.4±3.4mm;下鼻甲长度为42.7±3.6mm,宽度为12.3±1.7mm.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的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分别为34.0±3.5mm、51.7±4.6mm、49.3±4.3mm、54.5±4.0mm及73.2±6.4°、22.8±3.3°、78.5±8.3、43.5±5.2°.结论: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的测量,为临床在内窥镜下寻找窦口、探入窦口及保护中鼻甲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膀胱侧壁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04-2024.04于我院就诊的膀胱肿瘤的患者,经影像、膀胱镜等检查明确肿瘤位于侧壁的共90例,均应用经尿道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参比组(经腹股沟闭孔神经阻滞,n=45),分析组(经膀胱侧壁闭孔神经阻滞,n=45),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分析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及二次电刀率低于参比组,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膀胱侧壁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发生,降低膀胱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二次电切率,应用安全性高,针对没有其他设备替代该类手术的医疗机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患者骨折分型及外侧壁厚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骨折分型分为对照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观察组(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每组40例。对患者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骨折分型和外侧壁厚度可影响康复效率,需在临床上区别对待。
简介:目的完整的外侧壁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以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CT证实为外侧壁粉碎的AO/ASIFA3型骨折、接受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18个月者共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岁)。术中在牵引床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4例采用对侧股骨远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倒置固定,10例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7%。术后3个月时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随访时间26.4个月(18-44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hipscore,HHS)62-86分,平均71.4分。无复位丢失、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引流管引流治疗与引流+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方法选取4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组给予引流+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事件,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84%,切口感染率12%,腹腔脓肿发生率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6.5%,切口感染率26.1%,腹腔脓肿发生率1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引流+阑尾切除术治愈率较高,切口感染率、并发腹腔脓肿率低,优于单纯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窦上壁和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为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16例(32侧)湿性成人尸头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观测。结果(1)93.75%眼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床突的气化率为12.50%,颈动脉床突孔和床突间骨桥的出现率分别为21.88%和9.38%。(2)颈内动脉沿垂体下1/3走行的情况最常见,占43.75%,垂体有15.63%的情况出现侧突。(3)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上的隆起率分别为53.13%和81.25%。结论(1)经上壁入路可暴露海绵窦内绝大部分结构,对颅神经损伤的危险较小,同时应注意该区域的骨质变异。(2)在经内侧壁的手术中,颈内动脉的显露、移动和保护十分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法医学的角度对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定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成因。 方法:采用综合性法医学检查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收集、影像学诊断(如CT扫描等),以及必要时的组织病理学分析。此外,还结合了损伤机制的理论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 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损伤特征和相关证据,发现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定模式与外力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有关。影像学检查显示了骨折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并提供了关于损伤程度等重要信息。 结论:综合法医学分析结果表明,外伤性眼眶内侧壁骨折的特征与特定类型的外力作用相符,可以为判断损伤成因和法律责任提供关键证据。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法医学在处理此类案件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区分意外伤害与故意伤害方面。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延迟引流与持续引流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量情况。方法52例患者均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处理,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2例患者为对照组(26例)与实验组(2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持续引流法,而医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延迟引流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及术后总引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后髌上周径差值、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吸收热之间等数据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延迟引流法进行引流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安全可靠性,与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各项数据对比,探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 Slicer印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简单安全可靠;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77例患者,分别为运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患者40例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37例,对比两种入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ODI和VAS均显著降低(t=0.000,P<0.05),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 t=0.690,术后VAS t=0.231,术后3个月VAS t=0.866;术前ODI t=0.979,术后ODI t=0.563,术后3个月ODI t=0.375,P>0.05);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术中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而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组在手术时长[15(14~16) min比22(20~24) min,t=0.000,P<0.05]、建立通道透视次数[5(4.00~6.00)比10(8.00~10.75),t=0.000,P<0.05]均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组;且术后X线回示骨水泥灌注位于椎体前缘正中线(35比5,t=0.000,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能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椎体侧壁组可使骨水泥推注椎体前缘且过椎体中线,生物力学更稳定,且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不易伤及脊髓,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CP治疗老年人股骨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并得到随访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PCCP髓外固定,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肢体短缩、肢体对线情况,术后随访18~48月,并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手术时间(从切皮到缝合)为59.7+5.2分钟,术中出血67+3.1ml,全部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肺部感染,褥疮,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15.7+3.3周,术后1年Harris评分88.9+3.5分。结论PCCP钢板内固定为老年人股骨外侧壁完整的粗隆间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