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防范低龄儿童龋病的效果评价。方法 为了探究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在低龄儿童龋病方面的效果,本次的探究对象为本地区3-6岁儿童166名,以对照的方式划分两个小组,各83人。对照组采用现行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观察组根据低龄儿童龋病风险分级管理,之后通过补牙数与患龋率的观察指标可以得出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从补牙数与患龋率的观察指标显示,采用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治疗的观察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龋病会导致牙齿敏感,还会引发牙齿疼痛的状况。如果采取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预防,实际效果不佳,而本文采取龋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的方式,可以降低低龄儿童龋病的发病概率,有助于保障低龄儿童早日恢复口腔健康。
简介:摘要:牙科全麻技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依从性差的低龄儿童来说比较适用,如果患者存在其他精神疾病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执行局部麻醉治疗,也可以考虑此项技术。这一技术要求患者家属对治疗过程和后续会展现出来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合理期望,才能实现与医生的通力配合,实现治疗的最优。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针对低龄儿童龋实施的口腔综合措施是否有很好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筛选的低龄儿童共计148人,并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进行分组,一组是参照组有74人,本组实验对象采用的是常规的预防措施即可;另一组是实验组有74人,本组实验对象则是在常规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加入口腔综合措施内容,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龋齿患病率、口腔整体状态评分结果、饮食习惯与口腔卫生习惯评分结果以及实验对象家长对预防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龋齿患病率为2.70%,而参照组患病的概率高达了12.16%,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通过对实验对象口腔状态指标进行评分可知,实验组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病患且P<0.05;而在对实验对象日常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进行评分时可知,实验组的评分结果相比参照组来说还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与差异(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65%,相比于参照组的满意度72.97%来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P<0.05。结论 低龄儿童本身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只有注重其口腔卫生,做好预防措施才能降低患上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可能,有助于低龄儿童的茁壮成长。
简介:目的总结6岁以下低龄儿童幕上脉络丛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6岁以下儿童脉络丛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3例,平均年龄为19.4月;肿瘤位于侧脑室7例、第三脑室内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证实12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瘤,l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癌。术后随访3~92个月,平均38.1月;1例脉络丛乳头状癌患者术后6月复发并转移而死亡;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术后16个月死于颅内感染;余11例存活。结论儿童幕上脉络丛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龄儿童龋保健工作中实施口腔综合保健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口腔保健的低龄儿童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常规检查,观察组行口腔综合保健,比较两组的保健效果。结果 ①口腔卫生习惯:观察组的含氟牙膏使用率、早晚刷牙率、刷牙时间>3min率、饭后漱口率、口腔定期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100.0%、97.50%、100.0%、95.0%vs90.0%、87.50%、85.0%、87.5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口腔患龋指标:干预后观察组的因龋缺失、乳牙龋坏、龋均值、因龋填充数量均小于对照组[(0.46±0.12)、(2.74±0.16)、(3.05±0.17)、(0.78±0.13)vs(0.78±0.14)、(3.46±0.18)、(3.85±0.24)、(1.3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龄儿童接受口腔综合保健不仅可以使其延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也可以降低儿童的患龋指标,降低患龋率,综合优势显著,有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简介:摘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起病于发育早期、不同程度地影响儿童发展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规范诊断是个体化干预和康复的重要基础。本共识阐述了ASD病史采集、临床访谈、评估工具、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共患病诊断以及病因学检查等,重点为6岁以下低龄儿童ASD的诊断提供指导及参考。
简介:目的为解决低龄儿童因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导致复位困难的问题,采用术中肘关节造影方法辅助术中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对16例桡骨头化骨核显影不明显或不显影的桡骨颈骨折儿童行术中肘关节造影,然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7岁,平均5岁1个月。按O’brien分型,Ⅱ型9例,Ⅲ型7例。术中肘关节造影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造影剂为碘海醇。采用1枚2.0mm克氏针进行经皮插入骨折断端撬拨复位,2枚1.2~1.5mm克氏针通过骨折断端或骨折断端近端内固定。根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术中造影对复位效果的影响。结果术中肘关节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桡骨头的关节面,有效辅助经皮撬拨复位,直观地判断复位后的效果。按照Metaizeau的整复标准评价,优14例,良2例,优良率100%。术后随访时间9~30个月,平均21个月。按照Metaizeau的疗效标准评价,16例均为优,优良率100%。随访时拍片复查未见尺桡骨近端骨性连接,无桡骨头缺血坏死,无针眼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零。结论术中肘关节造影辅助经皮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可有效提高儿童桡骨颈骨折桡骨头化骨核不显影的复位优良率及临床疗效优良率。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材为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言语发声行为评估素材为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themeaningfuluseofspeechscale,MUSS)。评估分别在术后开机时和开机后1、2、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1)全体受试儿童IT-MAIS、MUSS总分随着CI使用时间的增长逐步增长(ANOVA,p〈0.05);(2)术前残余听力水平对前6个月IT-MAIS得分影响显著(ANOVA,p〈0.01),对MUSS得分未见影响作用(p〉0.05)。(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显著影响术后IT-MAIS、MUSS得分。开机后3个月训练组IT-MAIS得分高于非训练组得分(p〈0.05)。9、12个月时训练组MUSS得分与非训练组MUSS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1)在听觉行为方面,随着CI使用时间的延长,受试儿童总体听觉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在3-9个月时有显著增长;在发声行为方面,受试儿童在CI植入6个月以后开始用言语方式表达。(2)术前残余听力在受试儿童CI使用前6个月时对听觉行为有影响作用,9个月以后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对受试儿童的言语发声行为未见显著影响。(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体现出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预测指数(API)在基层医院低龄喘息儿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启东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反复喘息儿童137例,进行API评估,API阳性46例(治疗组)患儿按照儿童哮喘进行规范化治疗,API阳性43例(观察组)和API阴性48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间断抗炎、平喘治疗);给予所有患儿喘息健康教育与管理,随访观察喘息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有1例患儿退出治疗,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6.7%(39/45)、9.3%(4/43)、43.8%(21/48),治疗组、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14.78,均P<0.05)。结论API可有效帮助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管理低龄喘息儿童,提高完全缓解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在虹桥镇镇政府支持下的口腔干预性措施(乳磨牙窝沟封闭、涂氟保护漆)达到降低低龄儿童牙齿龋均增长率的目的。方法在虹桥镇两个居委的幼儿园中随机挑选小班儿童250名和中班、大班各500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统一进行龋齿普查普治的基础上,实验组儿童加以乳磨牙窝沟封闭防龋和牙齿涂氟保护漆防龋的一级预防措施,2年后对比两个组低龄儿童的龋均增长率的情况。结果虹桥镇镇政府财政支持下的低龄儿童组小班的实验组龋均增长率11.0%远低于对照组的38.1%(P<0.01),中班、大班低龄儿童的实验组龋均增长率16.1%,对照组的为47.6%(P<0.01)。结论政府支持下的口腔病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增长率,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我们对本组57例年龄3周岁以下的股骨干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6周拆除石膏,2个月时患儿不完全负重行走(1岁以上)。随访期间观察患儿股骨骨折愈合、双下肢长度、行走步态等情况。结果所有患儿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不等,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一些轻微的畸形愈合在生长发育中自行矫正;几乎所有患儿都出现双下肢不等长,但都在1.5cm以内;所有患儿髋、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行走步态无异常。结论采用手法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的股骨干骨折,具有护理方便、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