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推广,射频消融已成为肝细胞癌(HCC)常用的局部消融治疗手段,成为了早期和很早期HCC的首选治疗手段以及进展期HCC综合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HCC治疗模式。近十多年来,在HCC早期诊断率越来越高、基础肝病的内科治疗越来越规范和普及的背景下,传统的肝切除术借助腹腔镜、肝段/叶染色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HCC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微创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实质性进步,对射频消融的学术地位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射频消融最优势领域——早期和很早期HCC,肝切除术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射频消融;而射频消融在治疗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性进步和体系性推进,总体疗效缺乏实质性提升。本文对当前射频消融在HCC综合治疗中学术地位的困境、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学者(除我国台湾地区)近10年在4大著名医学期刊的载文量、被引情况及文章分布特征。方法以ISI Web of Science数据资源平台为检索源,检索中国学者2009—201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和《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文章,纳入研究论文(Article)、述评(Editorial Material)、综述(Review)、通信(Letter)4种文章类型。分析中国学者在四大医学期刊的总体载文特征及中国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的特征。结果近10年中国学者在四大医学期刊发表文章1 35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850篇,文章数量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72篇上升至2018年的97篇。850篇文章中,Article 131篇,占15.4%;Editorial material 210篇,占24.7%;Review 22篇,占2.6%;Letter 487篇,占57.3%。发文数量前3的地区为分别为北京(224篇)、香港(133篇)、上海(101篇)。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64篇)、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54篇)、北京大学(50篇)。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文章占比最高,为24.7%(44/178)。与中国研究合作较多的国家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结论近10年中国学者在四大医学期刊发文量持续平稳增长,但总量不多,Article占比不高,科研基金支持力度和研究合作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简介:摘要神经眼科是一门交叉学科,横跨眼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在眼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11年筹建神经眼科学组以来,我国在神经眼科团队建设、推动神经眼科规范化进程以及加强学科交叉合作等方面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尽管如此,我国的神经眼科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未能完全摆脱引进模仿阶段,形成独具我国特色的神经眼科还有很艰巨的路要走。未来,我们应在推进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建立规范的培训体系以加强神经眼科医师的培养。预计未来十年,我国神经眼科诊疗和研究水平将显著提高,并会取得一批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培养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神经眼科专家,进一步提升我国神经眼科领域研究的国际学术地位。
简介:摘要在过去的十年中,The BMJ《新闻调查》栏目揭露了科研造假和不端行为,促使临床研究透明度得到提高,指导指南和临床实践进行改变,并引发欧盟和英国的议会开展调查。Rebecca Coombes介绍了一些亮点事件。
简介:摘要Elizabeth Loder提供了她个人挑选的一些论文,这些论文吸引读者、为他们提供信息并引发了关于医疗照护的讨论。
简介:摘要近年来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技术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规范我国青光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在参考欧洲青光眼协会指南第4版及多项中国青光眼相关专家共识、相关操作规范及百余篇文献的基础上,从青光眼筛查、临床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房角关闭、儿童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随访与管理7个部分制定青光眼的临床工作指南,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73-586)
简介:摘要血友病假性肿瘤是血友病患者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在上颌骨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轻型血友病A患者右上颌骨血友病假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治愈,随访10年无复发。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干眼有了更多选择。为契合中国干眼临床诊疗发展的实际需求,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相关学术组织的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结合近年中国干眼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形成进一步共识意见,希望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干眼治疗向综合化、个体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07-913)
简介:摘要一百多年来,围绕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早期手术还是后期手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每一次治疗理念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疗效的突破,均是在实践中总结和逐步完善的。长期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逐步阐明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两个死亡高峰"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断提高早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水平。深化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局部并发症病理转归多样性的认识,划时代改变了坏死性胰腺炎后期的治疗模式,逐步形成了现代综合治疗体系。即在疾病早期,以预防和控制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轴;在后期阶段,探索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为主轴。实施微创与开放相结合的外科干预模式,努力探索和提高针对胰腺坏死组织延期一次性手术清除的成功率。目前,我国不少大中心的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水平已处于世界前沿,通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对《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的巡讲推广及大量的学术交流,我国基层医院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诊疗水平实现再突破的那一天将不再遥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传统抗风湿药物(cDMARDs)治疗AS患者的疗效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随诊记录10年以上的AS患者,选取其中全程仅用过cDMARDs、NSAIDs、糖皮质激素,至少连续治疗3年以上者为治疗组,未治疗或治疗不超过3个月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10年前后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影像学结果、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对照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166例,治疗组111例,对照组55例,2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初次就诊的主诉病程、年龄、性别比、HLA-B27阳性率、晨僵时间、夜间痛、外周关节炎、ESR、CRP、影像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年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晨僵时间更短[(8±18)与(22±34),U=2 228,P=0.008],夜间痛比例更低[(2/1.9%)与(19/36.5%),χ2=37.037,P<0.01],外周关节炎发生率更低[(23/20.7%)与(25/45.5%),χ2=10.946,P=0.001),ESR更低[(14±13)与(20±19),t=2.249,P=0.026],CRP更低[(6±6)与(10±11),t=2.154,P=0.033],骶髂关节炎进展比例更低[(28/25.2%)与(46/83.6%),χ2=50.922,P<0.01],脊柱进展比例更低[(8/7.2%)与(51/92.7%),χ2=117.407,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主要用药及占比情况:柳氮磺吡啶(100%),甲氨蝶呤(86.5%),NSAIDs(98.2%,其中87.3%自行按需服药),糖皮质激素(78.4%),沙利度胺(62.2%)等。治疗过程中出现过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月经异常、可逆的肝功能异常。结论不治疗的AS患者几乎均有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cDMARDs联合用药可有效控制大部分A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延缓骶髂关节与脊柱影像学进展,同时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干眼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干眼专业领域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干眼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不同地区及组织对干眼的认识不断深入。鉴于此,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引入新概念,聚焦于临床实际应用,对干眼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更新,以期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18-422)
简介:摘要如何正确诊断干眼是干眼临床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近年来干眼检查技术发展迅速。为了规范干眼诊断流程,提高干眼的诊断效率,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等组织相关专家,在《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的基础上,对不同干眼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对干眼的诊断标准进行更新,提出适合中国临床实践发展的干眼检查技术、诊断流程及标准,形成新的共识意见,以期推动我国干眼诊疗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临床干眼的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4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