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相关概念、起源及发展,总体研究方法、过程及特点,重点阐述扎根理论在护理研究中的具体实施步骤,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广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 标签: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护理研究 具体应用
  • 简介:扎根理论是对系统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走在质性研究革命的最前沿”[1]。扎根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T于1967年提出[2],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扎根理论引入护理专业,因其特殊的方法论、研究程序和技术,能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护理研究形式中。在国外,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精神科护理、护理管理、急诊科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护理教育等[3-6]。而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应用实例相对较少。本文从扎根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扎根理论的应用水平。

  • 标签: 扎根理论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抓疾病控制,首先要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手段,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失的作用。通过各类健康知识的传播,促使公众疾病预防意识和技能的提高,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和减轻疾病的危害。工作实践证明,公众健康教育推进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疾病控制的效果。对于基层疾控中心来说,必须狠抓健康教育,善抓健康教育,逐步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控制疾病,让健康教育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疾病防火墙”。

  • 标签: 健康教育 疾病控制 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因素,为临床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于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生长受限胎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孕周、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是否使用镇静剂等对生长受限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胎儿的生长状况与产妇孕周、生产方式及在孕期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镇定剂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麻醉方式无关(P>0.05)。结论延长生长受限胎儿孕周,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或者避免产妇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镇定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生长受限胎儿出生结局。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通过生长调节剂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状态,并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方法:以当归温室苗为材料,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于移栽时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胺鲜酯(DA-6)和萘乙酸(NAA)混合溶液浸根,于出苗期监测出苗动态,于生长稳定期测量茎叶形态指标并统计抽薹率,于采挖期测量根部形态指标并统计产量。结果:GA3,DA-6和NAA对温室当归苗的出苗率的影响极显著,影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GA3〉DA-6〉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产量均与GA3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与DA-6和NAA均不相关。结论:GA3,DA-6和NAA药剂组合能有效打破当归温室苗的休眠状态,并显著促进其出苗及生长进程;筛选出的当归温室苗移栽时浸根的最佳药剂组合为96.00mg·L-1GA3,20.26mg·L-1DA-6,53.12mg·L-1NAA,当归温室苗的出苗率达到83.75%,当归产量达到363.22kg·666.7m-2。

  • 标签: 生长调节剂 出苗动态 形态指标 产量
  • 简介:摘 要:目的 采用生长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对糖尿病足坏疽皮肤患者进行医治,并对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7月在本院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皮肤治疗的 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给予山茛菪碱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生长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的生长时间要早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创面的愈合效果要强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 生长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皮肤的生长,在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足坏疽皮肤 生长表皮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医学成果显示,在三只羊羔体内,替代肺动脉的生物工程血管能够在受体中生长。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如能在人体中同样得到验证,那么这种新型血管移植物将使年轻患者不再需要反复接受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2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2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6%和68.3%,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1.3%和42.2%。TGF-β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其中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是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的表达与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其中ER状态是VEGF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的表达与TGF—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T=0.419,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GF-β1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监测及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按照格拉斯哥评分高低分为三组,分别测定其伤后第一天、第三天脑脊液中生长激素的水平,并与10例正常患者脑脊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对比;重新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第四天开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时间为10天,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伤后1个月的康复期生活质量(KPS)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脊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不同,伤情越重生长激素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各组脑脊液中生长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的GSC评分及伤后1个月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的监测指标;生长激素治疗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生长激素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形成机理、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颅骨生长性骨折儿童病例12例,摄颅骨正侧位片及切线位片,头部CT扫描和MRI检查,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颅骨生长性骨折好发部位为顶骨,常见缺损呈梭形、近似圆形和长条,边缘不规整,部分呈火山口状隆起。CT检查显示1例颅骨缺损边缘骨质密度大并向颅外隆起,呈“火山口”形状,2例显示缺损部位蛛网膜囊肿的改变,并可见脑实质内脑穿通畸形。MRI显示骨折部位脑组织出现长T1、T2信号。结论CT、MRI检查对生长性骨折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生长性骨折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生长性骨折 影像学诊断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实现银柴胡种子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单株银柴胡120株,每3株取其平均值,测定单株银柴胡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等指标,利用SPSS线性回归法对银柴胡种子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与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显著性相关的5个农艺性状为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其中单株根鲜重和千粒重指标直接或间接的对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最优回归方程为Y=-1.700+0.017X3+1.078X5。结论:单株千粒重和根鲜重指标是影响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千粒重越大,其单株种子产量相应的就较高,单株根鲜重指标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仅次于千粒重指标,这个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改进生产措施不仅可提高银柴胡药材(药用部位)产量,也可以增加3年生植株的种子产量。

  • 标签: 银柴胡 指标 种子产量
  • 简介:摘要铁是合成人体内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合成的血红蛋白主要承担向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的功能,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肺部排出体外。因此,如果人体缺铁的话,可能造成血红蛋白含量及氧气明显减少,大脑中营养素及氧的供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样小儿如果缺铁的话,其大脑发育及身体生长速度将会受影响。本文重点,结合小儿发育特点,分析铁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标签: 小儿 生长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9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早期干预指导,对照组没有实施早期干预。对小儿进行2年的随访调查后分析其发育商和神经发育单项指标评估。结果观察组小儿通过训练,大运动、语言、适应性和个人社交方面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小儿在语言、精细动作、感知觉、大运动各单指标评估方面,发现观察组小儿通过的平均月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小儿生产发育,提高小儿智能发育水平。

  • 标签: 早期干预 小儿 生长发育
  • 简介: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是神经保护因子中被研究的最多的因子之一,细胞包囊技术(encapsulatedcelltechnology,ECT)为CN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CNTF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神经损伤等眼部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CNTF与眼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睫状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包囊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 青光眼 全色盲
  • 简介:摘要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VEGF系统在肾脏疾病中表达上升,阻断VEGF通路可以改善肾功能,推测VEGF系统促进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一结果却与近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相驳。对VEGF系统在肾脏中生理功能研究地不断深入发现VEGF系统的生理功能与其种类、局部微环境和剂量相关,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足细胞 内皮细胞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障碍、睡眠障碍对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身高<P3儿童357例,同时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密度测定,并详细询问儿童营养睡眠情况。结果有营养障碍男孩多于女孩(61.2%),睡眠障碍4-7岁儿童多于8-15岁儿童(43.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矮小症的发病率。

  • 标签: 生长迟缓 百分位 营养障碍 睡眠障碍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