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6年美国核管会提出核电安全两个“千分之一”的定量要求,即因核电厂导致周边个人因为罹患癌症或导致死亡的概率低于全社会在其他行业导致患癌或死亡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然而,核电史上三大事故证明:核电纵然在设计阶段应用各种准则确保各种内外部风险都有防范措施,在运营过程中严格保证设备可靠性和各种防人因失误措施的应用,也难以确保意料之外的情况不会发生。本文将这种表现为参数剧烈变化、风险未知和让运行团队难以应对的状况定义为复杂工况。通过组织管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分析为运行团队提出应对建议,以期通过恰当的方法及时遏制事故的恶化,将机组控制到安全的状态。
简介:1前言安全壳是核电站反应堆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对核电的安全至关重要。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为规定和国际惯例,核电站建成后,必须经过安全壳结构整体性试验(SIT),检验安全壳在构造、强度和施工质量方面承受失水事故工况的能力。检测评定合格,方能装料发电。安全壳结构检测项目(SIT),除测试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等试验技术外,还包括安全壳结构分析,实测与计算的吻合分析、安全评估等多项工作内容。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安全壳有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几种形式,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性能好,近年来得到各核电国的重视。美、日、法等国家对该种安全壳,从原材料、节点构造到施工工艺、模型试验等进行过系统的试验研究。对于安全壳结构整体性试验(SIT),也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系统和技术制度,编制了相应的规程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