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比化工泄漏排放量更大的,是随之而来的民怨侧漏。这几乎已经成为近年来每一起水污染事件的定律。但5月18日发生在杭州富春江的一场化工污染事件,很意外地收获了来自民间的点赞。有人将其归结为"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这种概述不无道理。从事故突发,到消息传遍网络,再到宣布平安无事,官方轮番轰炸式的一条条直播处置消息,就像一次次精准的安民告示投放,你还来不及狐疑,真相已经抵在了面前。但是,透过这场真相与谣言赛跑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表象,人们不难发现,真正的赛跑,是在权力的人性与行政的惯性之间展开。

  • 标签: 水污染处理 水污染事件 化工污染 轮番轰炸 受众面 官媒
  • 简介:长序列干旱时空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区域气候干湿变化趋势,基于1901-2009年松嫩平原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采用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松嫩平原生长季年序列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1)松嫩平原生长季干燥度呈现全区减小趋势,地表趋向湿润,且具有自西向东递减的空间特性;2)干燥度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为-0.019×10^-1~0.004x10^-1a^-1,松嫩平原西部干燥度下降趋势显著;3)干燥度代际变化较明显,且1926年为由干旱向较湿润转化的突变点;4)降水量是决定地表干燥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地理学 干燥度指数 生长季 松嫩平原
  • 简介:为评价水域环境中敌虫(trichlorfon)污染对两栖类幼体的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28~29期(Gosner)蝌蚪分别暴露于10~30mg·L-1敌虫5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分别在24、48、72和96h统计蝌蚪的死亡率,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暴露24、48、72和96h,敌虫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42.50±3.23、49.19±1.28、25.68±2.04、15.55±1.93mg·L-1,安全浓度(SC)为1.56±0.19mg·L-1。蝌蚪中毒后尾部多呈弯曲状,仰翻,外观浮肿。对死亡蝌蚪的解剖表明,其鳃腔内充水,内鳃萎缩,肝脏、肠管和肾脏呈灰白色。另外,将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2~2.0mg·L-1敌虫4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进行慢性暴露实验,检测蝌蚪暴露28和42d时的体重和体长以及75%个体变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蝌蚪在低剂量敌虫水体中持续暴露,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并可导致蝌蚪身体扭曲、尾部强直性弯曲等畸型发生,蝌蚪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作用强度呈现剂量和时间的累积效应。慢性暴露实验证明SC以下的敌虫水体仍威胁着蝌蚪的生存。

  • 标签: 敌百虫 中国林蛙蝌蚪 毒性 生长发育
  • 简介:2014年8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表彰了143全国“安全生产月”优秀活动单位,我区有4单位获此殊荣。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我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集中开展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有力推动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 标签: 安全生产月 单位 表彰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发展
  • 简介:考虑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规律,建立了煤储层基质孔隙和裂隙双重介质的气、水两相排采数学模型,对刘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平井排采煤层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结合经济效益约束方程,研究了储层中垂向井位对水平井产能、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水平井长度、井筒直径方面对水平井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确定了优化后水平井的排采强度。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生产曲线吻合较好,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和地质模型是可靠的;水平井的产气量和经济效益与储层的渗透率密切相关,渗透率最大的层位产能、效益最好;存在一个产能最优水平段长度、最优井筒直径。

  • 标签: 安全工程 水平井 优化设计 排采强度 产能
  • 简介:“市安委会全面启动‘千名安全生产专家挂钩服务万企业’活动,这是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举措,是为民服务、关爱生命、切实帮助企业预防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这一活动对企业来讲犹如春风送暖,太及时、太重要。”

  • 标签: 专业服务 安全生产 企业 挂钩 专家 扬州市
  • 简介: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暨省政府第一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1月21日上午,省安全监管局组织召开了全省安全监管局长座谈会,进一步学习贯彻近期国家和省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听取意见、部署工作。

  • 标签: 安全监管局 局长 电视电话会议 消防安全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
  • 简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通知中,提到要进行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见,信息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而早在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从启动到现在,是否已渗透在生产的方方面面?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新的规划与发展形势,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骏。

  • 标签: 安全生产监管 信息化工程 专家委员会 信息中心 副主任 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