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以高空模拟试车空气加温炉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加温炉燃烧特性、出口空气温度等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空气加温炉由于采用自然进气方式,热能利用率仅为0.2左右。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空模拟试车改造要求,对该加温炉改造方案进行了重点研究。改用三燃烧器方案后,可有效提高加温管出口空气温度的均匀性,温差基本控制在8K内;合理选择燃烧器安装位置及炉壁辐射参数,加温炉的热能利用率可达0.4以上。

  • 标签: 高空模拟试车台 空气加温炉 燃烧器 燃烧特性 辐射换热
  • 简介:5kN摇摆发动机推力采用再生冷却身部,为检验推力冷却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对5kN再生冷却发动机推力进行传热计算,分析了再生冷却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发动机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发动机热试车工作正常,表明了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 标签: 再生冷却 传热 热试车
  • 简介:利用流体计算软件模拟涡轮级间燃烧(ITB)三维两相燃烧流场。对比分析无引气式ITB与传统ITB性能及流场分布。采用Realizablek—s模型模拟湍流黏性,离散相模型追踪油珠运动轨迹,非预混平衡化学反应模型模拟燃烧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无引气式ITB除总压损失比传统ITB的稍大外,其它指标均与传统ITB的相当;但由于该方案不需要额外引气,故提升了ITB发动机性能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涡轮级间燃烧室 无引气式 离散相模型 非预混平衡化学反应 数值仿真
  • 简介:分析国内外空间推进技术(内容涵盖了星、船、弹、箭、器等领域)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的启示。在对未来任务和技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重点发展方向建议。

  • 标签: 航天器 空间推进技术 需求 发展
  • 简介:飞机舱内噪声水平是影响民用飞机乘坐舒适性、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民用飞机性能高低的一项关键指标。综合考虑民航飞机的市场占有率和典型性等因素,选用某型大型客机作为代表机型进行飞机巡航飞行状态下舱内声压级的测试。本文从测试方法,测试数据以及结果分析方面给出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同时结合涡扇客机噪声源声学特性分析了影响舱内噪声的主要因素。为国产大飞机舱内声学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舱内噪声水平 大型商用飞机 噪声源
  • 简介:根据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特点,建立了稳态工作过程故障仿真数学模型,并针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故障模式,进行了仿真计算与效应分析,最后进行了故障参数特征的初步提取。结果表明,选定的10个缓变热力参数,可对泄漏、堵塞及涡轮泵等典型故障模式进行有效识别和分离。

  • 标签: 补燃循环 稳态故障 仿真计算 特征提取
  • 简介:飞机舱内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决定飞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典型涡桨飞机舱内噪声测试,分析出影响舱内噪声环境的主要噪声源;并结合噪声控制理念,提出了涡桨飞机开展舱内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为开展飞机声学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依据。

  • 标签: 涡桨飞机 舱内噪声 噪声控制 声学设计
  • 简介:为验证飞行器热结构的综合强度进行了包括常温静力试验、热强度试验、热力耦合环境试验、耐声振试验以及静载作用下的振动试验等地面综合试验验证,并且采用正弦扫频试验方法在每个试验前后对热结构进行振动特性检查,通过结构振动特性的变化来确定结构是否发生损伤。试验表明:热结构通过了静力、热及热力耦合试验、静力与振动耦合试验,在热、热力耦合试验前后试验件的结构特征无变化,设计载荷试验后无残余变形,噪声试验暴露了试件的一些工艺缺陷,叠加静载的振动试验提高了热结构局部动刚度,每项试验前后的振动特性显示热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均发生改变。

  • 标签: 热结构 综合地面试验 振动特性试验
  • 简介:在飞机结构坠撞、汽车撞击等仿真中,需要材料中应变率(1-200/s)特性,能否准确通过试验获得材料的中应变率特性成为这些仿真结果可靠的关键。中应变率材料试验机可以将试验件以中应变率的速度拉断,但是当应变率大于10时,力传感器所测力并不等同于试验件破坏处力。本文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试验件以应变率160/s进行拉伸仿真,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进行参数优化,反演出材料的本构关系;将反演的本构模型用于应变率为20/s的材料拉伸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最大误差为5%,满足了工程需要;这说明通过材料高速拉伸试验、有限元仿真、参数反演相结合的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材料应变率在160/s以下的本构模型。

  • 标签: 中应变率 材料试验 参数反演 有限元仿真
  • 简介:通过对超短波通信链路的分析,得出直升机超短波通信链路模型;以实现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要求为目标,分析通信链路中影响通信距离的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根据直升机实际情况,对机上配置多部超短波电台及与其他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方面提出改善建议。

  • 标签: 直升机 超短波 通信
  • 简介:采用ANSYSFLUENT软件仿真计算了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诱导轮在空化情况下的流场压力分布情况,之后将其流体压力分布引入ANSYSWorkbench中,利用单向流固耦合技术进行了该诱导轮的有限元静应力分析,获取了空化及非空化情况下诱导轮的叶片应力分布,分析了空化对诱导轮应力分析结果的影响。

  • 标签: 诱导轮 应力分析 空化 流固耦合
  • 简介:胶接是复合材料结构主要连接方法之一,在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采用解析方法对胶接接头进行应力分析及参数研究。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双搭接和单搭接胶接接头,在Tsai等人的理论分析方法(TOM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搭接接头剪应力分析方法,认为胶接件只有在靠近胶层的半个厚度上产生剪切变形,剪应力沿这个半厚度呈线性分布。分析结果比现有的分析方法更接近于有限元模拟结果。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复合材料胶接接头参数优化设计。

  • 标签: 胶接接头 双搭接 单搭接 胶层 剪应力
  • 简介:建立了两种通用直升机几何外形模型,采用物理光学法和等效电磁流法进行雷达散射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通用直升机雷达散射水平较高,头向/尾向及侧向RCS分别达到数十和数百平方米;大曲率半径曲面机身比倾斜平面式机身散射强;可收放式起落架可以改善雷达隐身性能。本文结果对开展通用直升机雷达隐身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通用直升机 雷达散射特性 RCS
  • 简介:直八主桨叶是在法国“超黄蜂”主桨叶的基础上研制的,1994年设计定型。由于当时制造工艺方面的原因,从1993年至2008年期间制造的主桨叶在使用400小时左右,不少后段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开胶现象。文章主要针对后段件胶接失效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的工艺方法进行论述。

  • 标签: 主桨叶 后段件 开胶
  • 简介:本文研究了国产A6N01S-T5系列民用新型铝合金型材的疲劳强度性能,通过一定量的试验研究,测定了其S-N曲线,并对典型不合格试件进行了断口分析。试验、分析结果可供生产部门设计、选择焊接工艺参考使用。

  • 标签: S-N曲线 新型铝合金 疲劳极限 断口分析
  • 简介:针对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健康参数估计问题,研究了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卡尔曼滤波估计方法。通过对气路部件渐变故障的仿真,比较了卡尔曼滤波(KF)、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无味卡尔曼滤波(uKF)三种方法对健康参数的估计效果,对EKF在常增益条件下的仿真用时与估计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KF可根据需要求取卡尔曼增益,能在较少计算量下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是一种实用的非线性参数估计方法。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健康管理 气路故障 参数估计 非线性模型 卡尔曼滤波
  • 简介:对绿色推进剂N2O,H2,CH3OH,C2H50H,CH4,C2H6,C2H4,C2H2,C3H8及C。H。的物性进行了全面比较,并采用吉布斯最小自由能法对9种氧化亚氮双组元推进剂组合的热力性能展开全面计算及分析。N2O/H2组合由于其最低的燃气平均摩尔质量而具有最高的比冲;N2O/C2H2组合由于C2H2很高的标准生成焓其燃烧温度可高达3823K;碳氢燃料在余氧系数d〈0.4富燃工况下燃气中含有固碳颗粒,且摩尔含量随着“的降低而急剧升高,喷管出口处可高达35%~40%;N2O/C3H8和N2O/C3H6组合拥有很好的空间应用物性和较高的热力性能,在压比Pc:Pe=70atm:1atm工况下平衡流比冲分别为2639m/s和2656m/s,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绿色推进剂 氧化亚氮 双组元发动机 性能分析
  • 简介:简要介绍了某型直升机惯导在空中失效后出现载机抖动的故障现象,分析了惯导部件的工作原理,找出了故障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并制定了相应整改措施。

  • 标签: 直升机 惯导 故障分析
  • 简介:本文对贴补修理时可能存在的胶层缺陷问题,提出了“三维实体一弹簧元”的建模思想,利用弹簧元来模拟胶层的粘附界面,可以方便地模拟胶层可能存在的缺陷形式。基于“三维实体一弹簧元”有限元模型,对贴补修理结构进行了修补参数影响分析,并研究了缺陷位置、面积等缺陷参数对贴补修理效果、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补片直径取为孔径的3倍左右、厚度取为母板的50%左右时能取得较好的修理效果;(2)当存在胶接缺陷(尤其是缺陷均匀分布)时会降低修理效果,影响破坏模式。

  • 标签: 胶接贴补 弹簧元 胶接缺陷 参数分析
  • 简介: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公司/工程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批准(发改办高技[2008]248号),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南京汽轮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七家单位出资入股,国家重点支持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高科技研发设计企业。

  • 标签: 煤气化联合循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燃气轮机 工程技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