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电子低压撞击仪(ELPI)在线实时测量了4CK柴油机分别燃烧生物柴油与柴油排放的微粒粒径分布,应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排气微粒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燃用生物柴油排放出了更多的纳米微粒,微粒形状均由球粒状的初级碳粒子凝并、聚集而成,这些初级粒子的直径分布在20-30nm之间,微粒间排列更加紧密,凝聚体微粒多以葡萄状、簇状形态存在;柴油燃烧后产生的微粒样品中碳烟成分多,颗粒物粒径较大,在聚集状态的表面形貌上表现的较为疏松,凝聚体微粒多以链状形式存在.
简介:在毒剂和有毒化学品染毒情况下,无微粒消毒用具可以保障部队和群众实现个人和装备的应急消毒。目前,美国已经研发了一种采用针刺无纺工艺制造的含活性炭纤维中心网多层无微粒复合织物(其原料特性见表1),对人员和装备实施消毒,应用前景广阔。
简介:利用ELPI粒径分析仪测定发动机燃用纯柴油、B20和B100的微粒排放特性.燃用生物柴油后发动机排放微粒的总数量增加.与B20和柴油相比,在发动机大部分工作区域内微粒排放都为最高,增加的微粒数量主要来自于超细微粒.燃用B20的微粒排放数量受转速变化影响较为明显,高转速区域和低转速高负荷时排放普遍增多,排放微粒数量较少的区域出现在1400~1600r/min.分析表明:微粒的数量排放和质量排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降低微粒质量的措施不一定能降低微粒的数量,鉴于微粒数量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及对人体的危害,有必要对微粒数量排放进行限制.
简介:利用单注法制备了平均粒径165nm的卤化银乳剂,在此乳剂中试验了一种过增感剂Zn(Ⅱ)-EDTA的增感作用.试验表明经过Zn(Ⅱ)-EDTA增感的超微粒卤化银乳,其感光度、反差和灰雾密度等照相性能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讨论了过增感剂的最佳加入时间、最佳用量、最佳浓度等参数,并且对增感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简介:综述了鱼腥藻毒素-a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简介:用一种单巯基化合物1-巯基丙烷和三种双巯基化合物1,3-二巯基丙烷、2,3-二巯基丙醇、3,4-二巯基甲苯经亲核取代反应将路易氏剂衍生为挥发性较好的二硫砷化合物,用GC-MS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讨论了分子离子的碎裂方式及个别碎片的来源.
简介:用β-萘硫酸作衍生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芥子气生产工艺的处理废水中芥子气含量的方法。试样中的芥子气用正己烷萃取,萃取溶液在碱性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衍生反应,反应的衍生物用正己烷萃取后,以外标峰面积法在HPLC上进行测定。当样品中芥子气含量在0.1-1mg/L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回收率在96%-101.4%范围内(n=5)。芥子气的检测限量为2.6×10^-10g.
简介:合成了一系列的4-(N-杂芳)-酰胺哌啶衍生物,对化合物5和4进行了拮抗活性评价,化合物4具有全拮抗活性,化合物5具有选择性拮抗活性,为探索新的吗啡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简介:研究了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芥子气的降解产物硫二甘醇、硫二甘醇亚砜和硫二甘醇砜的方法,并对影响衍生反应的溶剂、温度、时间和衍生试剂用量进行了优化,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简介:制备了一系列醋酸纤维素膜,采用静态法评价了水及DMMP通过膜的渗透量,并用自行设计的除湿膜装置评价了膜的除湿效果.结果表明,当在膜外侧采取用干燥空气吹扫时,进气流速越低除湿效果越好.
简介:
简介:利用毛细管电色谱方法研究了在固定化人工膜基质上、不同pH值条件下电渗流的变化规律。考察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几种不同性质蛋白质的保留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电驱动方式为蛋白质的分离提供了新的选择性。
基于尺寸分布的生物柴油排气微粒形态研究
美国新一代无微粒针刺无纺布消毒垫
生物柴油、纯柴油与掺混油的微粒排放特性分析
一种提高细微粒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过增感剂
鱼腥藻毒素-a(Anatoxin—a)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路易氏剂衍生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芥子气研究
4-(N-杂芳)-酰胺哌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拮抗活性
硫二甘醇及其相关氧化产物的硅烷化衍生反应条件优化及应用
醋酸纤维素膜除湿技术研究
美国研制选择性透气膜防护服
固定化人工膜基质上蛋白质的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