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用红原县气象局牧草课题研究2015年所取得的草高、生长纪录等数据,结合红原县2015年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得出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和燕麦的最适播种期都在5月上、中旬,该时段播种,牧草发芽时间快,抽穗时间短,生长周期短,利于牧草生长和储草。最适宜在高寒的红原种植的是燕麦,老芒麦次之,垂穗披碱草最不宜。牧草生长速度与温度高低在适宜范围内成正比关系。

  • 标签: 高原 牧草 积温 日平均气温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日益提高,飞机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有时候冬天由于特殊天气的原因,造成飞机的延误,往往引起旅客的极大不满。飞机维修人员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对飞机进行除/防冰作业来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祁连山区9站1960~2004年45年冬季最大冻土资料,分析了祁连山区冬季冻土的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了冻土深年和冻土浅年高空环流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冬季最大冻土深度的年际变化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其减小速率为7.11cm/10a,可靠性通过了0.001信度检验;冻土深度与气温是呈反相关关系,冻土深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小,气温对祁连山区东部山区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西部山区,影响最小的是中部山区;冻土深年,新疆脊较正常年份强,且偏西,高空气温较正常年份高,而OLR较正常年份强;冻土浅年,新疆脊较正常年份弱,气温较正常年份低,OLR较正常年份弱。

  • 标签: 祁连山区 冬季最大冻土深度 环流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昌北机场2000~2014年多年的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00~2014年间MICAPS提供的常规地面、高空观探资料,对15年来昌北机场冬季的气候特征、要素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保障昌北机场冬季的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益提供准确的、及时的、有效的各类气象资料。

  • 标签: 冬季 气候特征 要素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当前市政基础建设中也开始广泛应用综合管沟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充分应用地下空间,全面促进城市化建设的长久稳定发展。此次研究主要是研究分析市政管线综合管沟施工要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 标签: 市政管线 综合管沟 施工要点
  • 简介:摘要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结合本人长期建设施工经验,首先对工民建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之后详细介绍了工民建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 标签: 工民 混凝土工程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沙尘天气是库尔勒地区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会致使房屋倒塌、城市交通、航班运输受阻,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库尔勒市

  • 标签: 库尔勒地区 沙尘天气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对辽北地区(铁岭县、昌图县)寒富苹果生长主要物候期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辽北地区寒富苹果生长发育主要气象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适宜、致灾等气象指标,达到趋利避害、降低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

  • 标签: 寒富苹果 物候期 气象服务指标 辽北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百色市石山区土层结构类型、地电传导特点,对不同土层结构区域雷击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重点,采取有效避雷措施。

  • 标签: 石山区 土层结构 雷击
  • 简介:摘要在我国市政或城市道路建设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这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对其整体质量的优劣有较高要求,要保证该相关施工道路的性能,就要对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具备科学的认知,并提高施工工艺水平。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质量道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沥青砼路面施工技术还需要发挥其良好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的措施和策略,希望以此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沥青砼 路面施工 应用探析 道路工程
  • 简介:摘要本文在详细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关优势以及常见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应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为后续市政道路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市政道路 沥青混凝土 路面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铁塔基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因铁塔基站建设位置及配套设备设施的独特性,极易遭受雷电袭击,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带来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根据自身经验,重点对高原地区铁塔基站防雷检测与维护进行分析探讨,最大限度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高原地区 铁塔基站 防雷检测 维护
  • 简介:文章以国内公开发表的三篇典型术语误译纠错论文为例,对术语误译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术语正译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篇术语误译纠错论文中术语误译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均为“现有译”,而术语正译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均为“找译译”。文中的“找译译”指的是依据原语术语的含义,通过适当的方法,直接从译语专业文献中找出与原语术语相对应的译语术语的翻译方法。“现有译”指的是在目前翻译专著、论文中经常提及的直译、意译、音译等术语翻译方法。原语术语,按其在译语中有无对应的译语术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另一类是无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在我国术语翻译文献中,虽未见到“找译译”的字样和系统的理论论述,但不时会见到诸多译者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的“找译译”思想。“找译译”是我国术语翻译宝库中的瑰宝,继承“找译译”并将其付诸翻译实践对于降低术语误译率、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术语翻译 误译主因 找译译法 原语术语 译语术语
  • 简介:摘要以茫崖气象站为例,利用2006~2017年1~5月逐日近地层的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近地层气温的年、月、旬的温度递减变化情况,并将风季时段分为出现大风日和无大风日两种。结果表明(1)当日有大风出现时,600~500hPa与400~300hPa的温度递减率各月相一致,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各月相一致,300~250hPa间的温度递减率在1月、2月偏小,4月递减最大;3月、5月次之;无风时,仅500~400hPa间的温度递减率呈上升趋势,其它各等压面间均呈现下降趋势。(2)20~次日08时出现大风时地面至700hPa之间并无逆温存在,各等压面间的高度差值中400~300hPa最大,500~400hPa之间次之,即400~300hPa间的厚度最大,其间的温度差与之相一致,整体呈现随着高度升高和气压降低,温度递减率在逐渐减小;无风时,仅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随时间呈逐月增加的趋势,500~400hPa的温度递减率变化不明显,其它月增明显呈减小的趋势。

  • 标签: 海西西部 风季 高空温度 递减变化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以下称13过程)、2016年1月19日至20日(简称19过程)两次重要天气过程中预报与实况落差分析。综合分析得阿里地区西南部暴雪空报原因是①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主体指向日喀则南部,对我地区西南部输送的水汽条件不够。②南支槽发展出来低涡维持时间不长,移速较快。③卫星云图上云系生成后消散快,高层风速大。4数值预报模式调整大且西南急流风速预报比实况偏大。

  • 标签: 南支槽 暴雪 空报 成因分析
  • 简介:摘要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自青海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实施以来,气象部门在青海湖、黄河上游等地加强增雨作业,有力促进湖泊湿地面积扩大,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增加,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逐步恢复,黄河源头“千湖景观”再度显现。基于此,本文结合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实际,分析了三江源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对植被的影响。

  • 标签: 人工增雨 植被 影响 三江源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提供的1981-2010年沙尘天气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锡林浩特地区近三十年沙尘天气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锡林浩特地区一共发生沙尘暴为59次,平均每年发生2次;沙尘暴以及扬沙天气整体变化趋势几乎一致,都是从1990年之后呈降低变化趋势,自1999年至21世纪以来,沙尘天气历经了一个显著的高发期,同时存在2个峰值,分别发生于2002年以及2006年。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的月份为4月份,达到顶峰,出现沙尘暴日数与扬沙日数分别是20d与106d,3月份次之,沙尘暴日数和扬沙日数分别为15d和48d。从沙尘天气季节分布来看,春季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占全年的69.5%,锡林浩特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最为集中的时间段为11时至21时,出现频率占70.4%;沙尘天气从中午开始不断增强,最强时为傍晚,夜晚到凌晨沙尘天气不断减弱。

  • 标签: 锡林浩特地区 沙尘天气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本论文利用2007年—2016年MODIS,OMI气溶胶产品研究了新疆地区气溶胶浓度逐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以期能够为该地区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遍较大。

  • 标签: 新疆 MODIS 气溶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