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8年7月12日.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向我馆捐赠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正负电子对撞机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即L3实验)用锗酸铋晶体(10根)。王春法馆长出席仪式并代表我馆接受捐赠。
简介:X光照相是一种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物的检测分析中。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逐步兴起,大大简化了X光照相的操作过程,得到的数字图像更容易观察、使用和存储,图像的编辑也成为可能。X光照相技术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一尊木雕造像为例,介绍了数字X光照相的操作过程,X光片经过编辑处理,最终得到了检测对象的X光照相三视图,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简介:为分析判断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宁夏博物馆藏5件齐家文化玉器进行无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件玉器所含元素及相对含量与和田玉相似。再借助齐家文化历史史料的有关信息,可推断为和田玉成分;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测得5件样品的拉曼光谱图,通过与和田玉样品拉曼光谱图比对,最强及次强特征峰位整体与之相似。可以明显看到透闪石矿物的特征峰,两种检测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结果为探索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和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简介:为研究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分析检测中的可行性,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构建100个纸样的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碱储量4项指标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纸样pH值、纤维聚合度、高锰酸钾值的预测值跟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对碱储量的预测值有一定误差,但能够满足参考性要求。实验结果证明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珍贵文献纸张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简介:今日的博物馆功能正在从物的收藏、维护和展示,逐渐转变人们学习、交流、休闲、社交的地方.观众参观博物馆展览不再是被动地吸收策展人的知识架构,而是更加注重多层次的沉浸式体验.本文论述了运用新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优势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诠释新技术运用至广东省博物馆展览中,从而激发观众的直接经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体验.
简介: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教育功能列到了博物馆三大要务的首位,以"藏品"为核心的陈列展览便成为博物馆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如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进行陈列设计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成为各大博物馆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丹麦摩斯盖得博物馆为例,阐述数字技术如何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合理利用,以期对中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提供借鉴。
简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经典名言。土地革命时期,他曾在闽西武平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县情,洞悉民意,为苏区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简介: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美洲地区一种名为阿尔帕卡(alpaca)的金属材料,利用与该地区相关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考古出土器物、博物馆藏文物,并参考冶金考古的方法,认为这种金属材料很可能是一种含有铜镍锌的三元合金,即镍白铜。然而,这种金属在美洲的出现时间及发展情况仍有待更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简介:萧军1938年初在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虽然时间不算长,却发生了几件对其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事情。一是决定与萧红分道扬镳.结束了六年同甘共苦的生活;二是在晚会上偶遇王洛宾,结成了一生的朋友;三是从临汾赴五台投奔八路军抗日,路过延安结识了毛泽东,由此决定了他1940年6月14日第二次奔赴延安,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专职作家。
简介: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方兴未艾,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也有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的精神消费的增加。
简介:《宋史·朱熹传》中的“辞”字竞达32个之多,其中仅有5个“辞”是文辞,其余全部是朱熹辞官的表述。也就是说,朱熹一生至少有27次辞官经历,辞、力辞、又辞、再辞、辞不拜、以疾辞……那么,朱熹作为科举制度下的儒生,做官本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道,他为什么要屡屡辞官呢?
简介:本月人物金正恩,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悦微,小学语文教师李明博,韩国前总统雷达,文学评论家陈香梅,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穆旦,诗人傅雷,翻译家、教育家沈阳,高校教师张小玲,重庆基层女警马克·扎克伯格,脸书公司创始人援引新华社消息,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于3月25日至28日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会晤期间,习近平同金正
简介:“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是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立足广东,采用“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讲述身处“广东关系”中的鲁迅生活上的经历、思想上的转变,以及鲁迅与广东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并通过“浸入”历史的方式,让观众在互动关系中感悟、寻求真实的鲁迅.
简介: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与社团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场域'。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课程的支持。作为湖南省首批课改实验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我们围绕'国学立品、德艺双馨'的课程理念,以必修课程、选修性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实施形式,通过体验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两大类型,构建了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五类四环课程链'(见图1)。
简介:提起常沙娜,许多了解敦煌的人都会感到熟悉、亲切,因为她不仅是一位有名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而且是著名敦煌学专家、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的女儿。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建最艰苦的20世纪40年代里,常沙娜就跟随父亲在敦煌莫高窟生活、学习、临摹壁画,亲身经历了保护莫高窟、研究敦煌艺术的艰辛波折,是敦煌文物研究
简介: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有幸来到了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叹文明古国古波斯灿烂的文明,感受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伊朗风情.
简介:由陈晓光作词、施光南谱曲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歌词内容与曲子旋律上真正做到了和谐揉合、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堪称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清新自然、充满乡土气息的歌曲,唱出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
简介:在南京总统府南面,隔着中山东路,现在有一家闻名中外的“利济巷慰安所遗址陈列馆”。2014年6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正式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6月25日,我作为专家代表,与市政府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举行了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立碑揭碑仪式。接着,在南京市政府领导下,从2015年4月开始,对利济巷原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进行大规模修复,建成为“慰安所遗址陈列馆”,目前已经对外开放。
简介:“胡适博士娶小脚太太”“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这首20世纪80年代曾风靡大陆的台湾校园歌曲.是根据胡适晚年的一首诗《希望》改写而成的。2000年的暑假期间,我正是哼唱着它,从黄河之滨的泉城驱车来到位于黄山东麓的安徽绩溪小城,走进了我向往已久的胡适先生的故乡。
丁肇中教授向我馆捐赠L3实验用锗酸铋晶体
数字X光照相技术在木雕造像上的应用
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与拉曼光谱技术在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在古籍纸张性能分析中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新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应用——丹麦摩斯盖得博物馆的启发
毛泽东在武平调研
龙力游在写生
镍白铜在美洲的发现
萧军在临汾的日子
红色旅游,我们在路上
朱熹在辞官路上迅跑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在关系中寻求真实——“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策展思路解析
在多元课程中成就学生
常沙娜:我的根在敦煌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的国度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诞生记
为朝鲜“慰安妇”在南京寻证
曹诚英:守望,在胡适回家的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