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河南杞县牛角岗遗址试掘报告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开封市博物馆考古部杞县文物保管所Inautumnof1989.asiteofErltouCulturewasexcavatedatNiujiaogang.QiCounty.EastHenanProvin...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夹砂 格纹 文化遗址 浅灰色 漳河型
  • 简介:高16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3厘米。平底,小圈唇口,整体呈椭圆形,胎胚上薄下厚,掂之坠手;结构规矩,廊线流畅:里外施满釉,釉面开片纹。由于久埋地下,片纹受土沁而形成金丝状;

  • 标签: 唐代 莲子罐 私人收藏 品种
  • 简介:本文在对唐代塔式进行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塔式的产生、发展、消亡及称谓、功用等问题,认为塔式即文献中的"五谷仓",它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丧葬观念融合的产物,其功用在于帮助亡人在冥界的饮食及来世的超生.

  • 标签: 塔式罐 中国 文物研究 历史分起 演变过程
  • 简介:高16.2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7.7厘米,为水车窑常见品种。越窑、长沙窑皆有同类产品,水车窑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柔性,即此类造型具有“母性”的特征,带有禅意;丰腴又不失文秀的身材,象少妇又像禅僧,

  • 标签: 双系罐 长沙窑 私人收藏 古董
  • 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皇朝设立科目进行考试以便有效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制度创始于隋代,唐代以后逐步规范化。就考试组织而言,唐代科举大致可分成中央(朝廷)和地方(县和州、府)两级。地方贡举机构需服务于中央,故自身逐渐形成稳定、有效的运行机制,以便选拔优秀举子参与中央考试。不过,地方贡举制度也存在不稳定因素.乡贡举子“解”的出现,便是以往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现象。

  • 标签: 唐代科举 不稳定因素 演变 概念 考试组织 科举制度
  • 简介:2002年新春到来之际,古城济南红红火火举办了洋溢着"老济南"浓浓年味的民俗风情旅游节.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七,在大明湖庙会上,在趵突泉灯会上,在泉城广场游乐会上,旧时济南街头及"野场子"上常见的皮影戏、拉洋片、捏面人、摔跤练把式等玩艺回来了,曾受少年们喜爱的推铁环、抽陀螺等玩头也回来了.

  • 标签: “拔浪鼓” 济南 乐器 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
  • 简介:在蒙古文报刊史上,清末吉林省出刊的《话报》(Mongγolüge-ünbodorol)因创刊早、出刊时间较长而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1986年,我在编著《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内蒙古图书馆印行,1987年)时曾为该刊写过约400字的提要。就目前所知,这大概是国内对该报的首次介绍。1999年12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蒙古文报刊简史》(Mongγolsoninsedkül-ünteükentoimo,文),内中关于《话报》的篇幅达27页之多,而且利用了蒙古国学者德力克先生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该刊的了解。但同时,一些说法也使我产生了疑问。承特古斯朝克图先生热情帮助,

  • 标签: 内蒙古图书馆 吉林省 蒙古地区 蒙文名称 蒙古文 《全国蒙文古旧图书资料联合目录》
  • 简介:《俄关系》是苏联东方文献总编辑部1987年推出的一部论述俄关系史的新著,作者Ш.Б.奇木德道尔吉耶夫,责任编辑М.И.戈尔曼,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审订出版。全书共6章,233页,约20万字,按年代顺序论述了13—20世纪初的俄关系史。

  • 标签: 俄蒙关系 蒙古学 东方学 俄国 沙皇政府 世纪初
  • 简介:<正>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宣德青花兰查体梵文盖,是一件造型奇特的艺术品。(图见《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清代绘画》中册第155页)该连盖通高28.7、口径19.7、底径24.7、盖口径22厘米。直口,口沿有下凹的浅槽,平肩、硕腹,腹以下微敛,平底,平顶园盖。此的奇特之处在于肩部突出的八个方形扳手,扳手上绘缠枝莲花纹。俯视上这八个扳手,好似佛教用器中的法轮。通体青花装饰,口外壁及肩上均绘海水纹,器外壁的主题纹饰为三周环写的兰查体梵文。足边绘一周仰莲瓣纹。罐内底中心,自左至右横书“大德吉祥场”五个篆字。盖外壁较直,饰以海水纹,盖里所绘纹饰与罐内底心相同,也自左向右篆书“大德吉祥场”。器里外施釉,釉质莹润,白中泛青,青花发色稳定,色泽鲜艳,兰料中泛黑褐色铁结晶斑点,字体规整,纹饰清晰。明清时期,皇帝大都信奉佛、道教,并亲身参入佛、道教活动。在明清瓷器上反映佛、道教内容的纹饰或文字占有较大比例。宣德青花兰查体梵文,可能是皇家举行隆重的佛教仪式时设坛、祭祀所用的法器。此器历来深藏宫内,外人不得见。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

  • 标签: 青花 梵文 扳手 宣德 水纹 外壁
  • 简介:塔式是受佛教影响变造原有器物而产生的,是地面浮屠的缩影,这可以在众多墓葬壁画、浮雕以及陪葬器物上找到印记。它的产生旨在为死者构建一个继续礼佛的场所,是墓主人宗教信仰的象征。塔式作为随葬明器,在唐墓中多有发现,河北地区尤其是邢台及其周边地区所见的塔式类型最为丰富,装饰形式多样,且沿用时间最长。本文结合原库藏品以及新近发现的十余套器物,对邢台地区塔式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当地塔式的发展进行分期研究。发现邢台地区塔式出现于盛唐时期,兴盛于晚唐五代,至北宋进入鼎盛,北宋末、金及其以后由于战争,最终走向衰微。结合以上分析,进一步探讨塔式流行的社会因素。

  • 标签: 塔式罐 邢台地区 佛教
  • 简介:随着考古发掘资料的增加和器物研究的进步,谷仓形制的演绎所隐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历史信息得到了进一步阐释。

  • 标签: 谷仓罐 形制演变 文化演绎
  • 简介:<正>11世纪上半叶,金山地区的部族活动情况与稍前时期相较,已有明显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如下事实上;原服属于回鹘、黠戛斯或因这些部族的强大而为人忽略的土著部族又活跃起来,在不同的史籍中留下其活动的记载。其中之一,便是唐代即已著名的悉密部。关于唐代的悉密(悉密、悉弥),最基本的史料为《通典》卷200,《太平寰宇记》卷199,《新唐书》卷217,以及伯希和1283号敦煌藏文文书《北域诸君王统志》。对这

  • 标签: 韵诗 喀什 密部 钦察 《突厥语大词典》 喀喇汗王朝
  • 简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成都古玩市场淘得两个小陶罐。回到家里,把买回的两个陶罐拿去水池清洗。清洗后的两个陶罐胎质为夹沙灰陶,有细小云母遍及陶身,造形为扁圆体,鼓腹,敞口、颈微收(在口下),有盖,尖顶,环底,环底上有不规则绳纹、两个陶罐身与罐盖皆光面无纹。就在我清洗罐内泥土时,竟然在两个小陶罐里发现了三枚白色,两枚黑色陶子儿;

  • 标签: 小考 棋子 围棋 战国 古玩市场 陶罐
  • 简介:本文通过对敦煌本李华《求序》和李良《荐(求)表》的校录和对李华任司封员外郎时地的考订,重新确定了《求序》和《荐表》写作的具体时间与地点,由此否定了余嘉锡认为《求》作者系代宗朝翰林学士李翰的结论,并认为《求》的作者很可能为肃代之时“前信州司仓参军”李瀚或李翰,而并非一时名人。

  • 标签: 蒙求 李华 李翰 敦煌本 余嘉锡
  • 简介:<正>蒙古游牧社会,从理论上讲是能够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明代,蒙古人的确达不到自给自足,总是需要一些诸如谷物、豆类等食物,以及他们自己不能生产或至少是非常缺乏的各种手工业品,尤其是纺织品和家庭生活用具。他们无论是通过贸易还是越境抢掠,始终试图从汉地得到这些东西。明朝官方认为,汉地无求于蒙古,与蒙古贸易无益于汉地,如果说允许蒙古与明贸易,

  • 标签: 蒙古人 蒙古贵族 明朝 明政府 马市 汉蒙贸易
  • 简介:钩沉并分析随郑和下西洋的医务人员构成,典型剖析陈良绍的资质经历和医学素养;论述郑和下西洋面,临的卫生环境及随船医生们的医疗实践对下西洋的保障作用;介绍随郑和下西洋的医生沿途开展的环境调查、医疗救助及药材采购等医药交流活动。并就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郑和崇拜和神化与中医传播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医 瘴气 温病 医药神话
  • 简介:回回民族简称回族。回族是由境外的阿拉伯、波斯,古代突厥等穆斯林移民群体与中国境内的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回回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

  • 标签: 优秀传统 回族 前缀 疗法 杨华 医学
  • 简介:拜上帝会的巾帼模范胡九妹“男人要学冯云山,女人要学胡九妹”。这两句话,是萧朝贵伪托救世主基督下凡时说的。时间在1850年1月13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地点在广西省平南县鹏化里的花洲冲尾。

  • 标签: 拜上帝会 冯云山 平南县 广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