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明末清初中国文人和黄檗僧为躲避战乱来到日本,他们带来中国先进的文化艺术成果。另一方面江户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人很难主动接触海外文化。心越禅师东渡日本时携带《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和关寿亭侯金印,受到水户藩主德川光囫的极度推崇。此后出现了《关帝灵应篇》和《关夫子经》,这些劝善书的读者不仅包括在日华人,也有为数众多的日本人;《三国演义》第一个日文译本《通俗三国志》带给日本大众一个栩栩如生的关羽,亦把关帝信仰介绍给世人,以其为蓝本的许多三国故事书流行于市井,对关帝信仰在日传播推波助澜;江户时代出现了大量以关羽或关帝为题材的绘画和题画诗;长崎“四大唐寺”以及日本各地其他寺庙设立关帝堂祭祀关帝或举办盛大的关帝祭活动。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是关帝信仰在日本传播的全盛期。
简介:本文对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的始末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呈现当时台州地方政治的运作情况,借此来探讨南宋时期地方政治格局形成的机制。经过对朱熹六篇奏状的细致排比和辨析,本文认为朱熹按劾唐仲友,既有他与唐仲友在治理地方策略上存在差异的因素,也有针对当时地方官府普遍存在的各种弊端加以批评的考虑,是对唐仲友集团发起挑战。进一步,本文指出,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实际上是地方官府与地方势力之间的一次政治博弈,反对唐仲友施政的地方势力利用官府内部的矛盾,暗中推动了对唐仲友的弹劾。在这场政治博弈过程中,朱熹只不过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而已,最终唐仲友虽然被罢免,朱熹也黯然辞去浙东提举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