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11月12日的束已经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淡季”,但是五味客栈的大掌柜少龙这一天却忙得不亦乐乎,一批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陕西民间艺人入住了这个贴着”发呆”、”晒太阳”的客栈一一他们是来参加“COART艺术现场”的。从2012年开始,这个艺术现场为慵懒的束古镇带来每年两次的狂欢,春天—次,秋天—次。

  • 标签: 狂欢 民间艺人 平均年龄 客栈 现场 艺术
  • 简介:河西地区主要水系之一石羊及其支流,在历史上曾使用"谷水"、"马城河"、"五涧谷(水)"、"三岔"等名称,沿用至今的"石羊"一名迟至清代前中期方才出现。"石羊"之名,首先出现在流域下游镇番县的地方志中,命名的初衷则是为处于上游武威县境内的河流定名,其指代对象存在逐步明确的过程。上游武威县对"石羊"名及其指向,经历了从不在意到接受、并有所延展的演变历程。"石羊"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塑造名是上、下游水资源权利关系生成中,下游构建自身水权的策略之一。

  • 标签: 石羊河 河名 河源 水权生成
  • 简介:2013年4月19日。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镇涝池村苦社村民在梯田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古代砖室墓。接到举报后,安定区博物馆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勘察.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清理简报 安定区 金墓 梯田建设 组织人员 砖室墓
  • 简介:从元代开始,沁下游地区数县之间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用水秩序,即最先由下游县灌溉,之后依次而上直至最上游县。各县用水的量以时间来计算,按照最初开渠时各县所提供劳力和财力的多寡来分配。文章认为该用水秩序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既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也是灌渠系统的空间拓展过程,具有深刻的社会、地理背景,它是上下游县际之间围绕着水资源分配而产生的社会互动结果,反映着这一地区水利开发史的特点和地域社会的独特个性。

  • 标签: 沁河下游地区 用水秩序 自下而上 社会互动
  • 简介:邓家湾遗址石家文化墓葬中主要是土坑竖穴墓,本文通过墓葬的空间布局、墓葬等级、随葬物品及葬俗,展开对当时该氏族内的原始宗教观念、社会分工、贫富分化、社会性质和结构的讨论。

  • 标签: 邓家湾 石家河文化 墓葬 氏族
  • 简介: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和黄河大改道引发了晚清黄河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河道总督的权力逐渐削弱,山东巡抚开始在山东河患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晚清国内外政局和地域官僚集团利益的纠葛延误了黄河患的治理进度。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收藏有几幅黄河改道图,分别描绘了晚清黄河改道穿运的情形,是了解晚清黄河改道和政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的历史价值。

  • 标签: 晚清河政 黄河改道图 河道总督 山东巡抚
  • 简介:以清代永定芦沟桥志桩尺寸记录为骨干资料,结合近现代器测水文资料,使用分段建模的方法恢复了1766-2004年永定芦沟桥断面的汛期径流量序列,序列表明永定径流量在逐年尺度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但其洪峰规模自19世纪以来不断减小,19世纪中期与20世纪初期是最为明显的丰水时段,而1920年代后径流量便明显萎缩,枯水期一直延续至现代。进入1920年代后,流量变化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存在的30年准周期消失,水量变化呈现无周期特征。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标PDO的比对发现,两者在30-40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天然状态下,太平洋温度升高对应于永定河流域较为干旱的时段。海温异常造成的季风强度变化会导致华北地区降雨格局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永定芦沟桥以上河段的汛期水量,表明处于季风区北部边缘的永定河水系对于太平洋海温变动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 标签: 永定河 汛期径流量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 简介:本文通过对陆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投入不足、机构不健全、专业人才奇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主要的对策有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重视文化队伍建设、创新宣传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

  • 标签: 群众文化 专业人才 重视文化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