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定古城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的滹沱河北岸,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座,城内高密度分布的隋唐以降的文物古迹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大体具备分析其平面格局的条件。本文在梳理正定城址变迁历史的基础上,运用古今重叠型城址的研究方法,点、线、面相结合,由近及远,依次复原了清光绪时期、明末清初、唐宝应至明正统、唐初至唐宝应等四个阶段正定城的城市范围与平面格局,厘清了初唐以来正定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重要变化。唐初至唐宝应年间的镇州城呈四门十字街的格局,十字街将全城分为四个坊,各坊内均有“十字区划”法的残留。宝应年间李宝臣之拓城,系在旧城的四面重筑城墙,从而使旧城成为新城的子城。明代正统年间的拓城对整座城池的形态改动较大,城墙呈现“地陷东南”的外部形态。
简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县域尺度,计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规律:县域通达性演化保持时间惯性,空间分布整体遵循良好的指数律,空间极化程度保持连续,通达性极值的县域分布具有空间惰性;县域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呈中心-外围的环状分异,局部出现一定变形,具有强空间集聚性,形成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县域通达性的这种空间变化受其自然环境“刻画”明显,呈现“反自然梯度”格局,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但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经济“牵引”强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县域通达性与自然—人文地理系统保持空间共轭协同,遵循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县域通达性分布遵循中心地原理,与城乡节点体系的靶形分布一致;通达性空间供给与人口和经济需求保持密切耦合,与地形地貌分布具有宏观上的对应性和一致性,空间呈现协同共轭的“〉”型结构。
简介:东西方的哲学存在深重的、似乎不可克服的不对称。长期以来,儒家哲学被视为一个从西方宗教意义衍生的传统,我们可以很顺畅地在西方框架内对它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而不必担心会有什么代价。对中国进行概念化与理论化,不仅仅是西方哲学家职业偏见,也是中国自己的问题。汤一介先生对哲学学科有着全球性和多元性的理解,对汤先生来说,哲学家的责任,是要用我们的文化资源,为更美好的世界创造新思想,生产所需的社会学识。在汤一介对中国哲学的解读中,人类道德和自然和谐——真、善、美——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汤一介的出发点和他采用的中国哲学中具有最广泛和最根本意义的特定范畴即是“天人合一”。汤先生将“天人合一”作为“真”或者也许可以说“真正的生存”意味着什么的终极来源的道德律令。随着汤先生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而出现在西方的书架上,新一代的年轻哲学家也将分享到这一学识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