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陶行知与胡适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俩不但同乡、同龄,而且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如在教育理论上,他俩都师承杜威,但取弃有异;在普及教育方面,都积极提倡,但观点分歧。可贵的是在提倡白话文和开放高校女禁方面,他们的观点竟是如此一致。

  • 标签: 陶行知 胡适 杜威 教育思想
  • 简介:从学理上说,1920年代醒狮派的公民教育思想既是一种以国家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以国家主义为灵魂的政治理想。醒狮派在对当时中国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进行反动的同时,更希望通过公民教育的的形式唤醒国人的国魂与国性,重树国人的自尊与自信,规范国人的信仰与道德,以便为"全民革命"提供精神支持。这种公民教育思想由于过分重视国家、民族的神圣性与至上性,而相对忽视了个人、社会在国家中的应有地位,因而是一种狭义的、不完整的公民教育思想。但由于它暗合了近代中国要求民族解放的时代节拍,因此也不乏一定的合理性,并对以后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醒狮派 国家主义 公民教育 中国青年党
  • 简介:对于二战后出现的核时代,尼赫鲁持欢迎的态度。他高度重视核能的和平利用,认为它代表了当时科学的最高成就,是落后国家迅速追赶西方先进国家的捷径,并为此在政策上给予印度核科学研究、核设施建设以巨大的支持。他坚决主张进行全球性的核军备控制与裁军,建立无核化的世界。他反对研发核武器,不主张、不支持印度拥有核武器。他的反核言论与支持发展核能的政策及他当政时期印度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为他之后的印度政府改变核政策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

  • 标签: 尼赫鲁 印度 核思想 矛盾
  • 简介:本文以南通博物苑建设生态型博物馆,注重生态文明教育为例,从和谐的博物活动、自由的博雅教育、和平幸福的人与自然几个方面论述新博物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作用。

  • 标签: 新博物思想 南通博物苑 生态文明 建设
  • 简介:《叶隐》所宣扬的武士道与近世山鹿素行等儒学家提倡的“士道”相比,强调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为其特性。近代以后,随着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加深,出于战时武士道宣传的需要,《叶隐》这部因宣扬“死的觉悟”而曾在江户时代长期被封禁的奇书,成为战时日本国民教育最重要的教科书,其所宣扬的武士道也成为战时法西斯军人的精神支柱。

  • 标签: 《叶隐》 山本常朝 武士道 侵略战争
  • 简介: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主要包括通过法律约束国王颁授垄断特许权、维护臣民的贸易自由以及鼓励臣民从事合法贸易等内容。柯克秉持普通法传统和贸易自由思想,对国王颁授垄断特许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最终推动议会通过了《反垄断法》。这部法令集中体现了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否定了大多数垄断特许权的合法性,保障了臣民的贸易自由,并创设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制度。柯克的贸易自由思想有利于消除贸易领域中的封建因素,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向资本的转化。

  • 标签: 柯克 英国 垄断特许权 贸易自由
  • 简介:不断发展的西方史学思想,丰富和刷新着人们认识和表述历史的方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志为史裁,借鉴、引进中外史学思想对于拓宽方志理论思维,创新方志编纂方法,促进方志学科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历史时间、历史意图、历史话语权、叙述的原点、叙事的本相、配景模式、荒野说等西方历史编纂学思想,进行了"史为志用"的引申和联想,通过向历史领域的"引智",为方志理论增添了源头活水。

  • 标签: 史学 西方 借鉴 地方志
  • 简介:<正>音乐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起源也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起源于劳动,……所谓歌唱主要是对自然的、动物的声音的模仿"。因此,从人类产生之初就产生了音乐。随着音乐的产生,无论古希腊还是古代中国都产生了很多音乐论著,这些音乐论著所含的音乐思想多少都受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主流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反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有"长期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哲学史"~2和"长期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西方哲学史"~3之说。

  • 标签: 音乐思想 《乐记》 《理想国》 西方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古代中国
  • 简介:1947年,胡适“教育计划”的发表引发了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扶植还是普遍救济,以及留学生的派遣是停废还是继续的论争。其实质是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显示出战后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 标签: 胡适 高等教育 教育资源 论争
  • 简介:国人有关何心隐生平的研究,至今仍不得不推容肇祖早年所着《何心隐及其思想》一文为最详尽。1936年他在《大公报》史地周刊发表《何心隐冤死事考》,次年1937年他又写了《何心隐及其思想》。1959年容肇祖整理的《何心隐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容肇祖在该集序中说,“1936年我从论明先生处借钞(爨桐集)”,

  • 标签: 何心隐 思想特质 社会活动 《大公报》 1937年 1959年
  • 简介:经史之学作为传统学术中的两大显学和姊妹学科,二者因缘颇深。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是后世经史之学的共同源头,其本身就具有亦经亦史的特点。至两汉,经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史学也随着司马迁撰《史记》而成就了“一家之言”,并在学术实践中实现了经史分离。但由于两汉史学具有浓厚的崇经意识,在当时,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史著仍被认为是经的“注脚”,是解经之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认识上还是经史未分。

  • 标签: 史学思想 经史 关系论 中国 教授 《史记》
  • 简介:一、都灵大学门前的马和鹰两尊英格兰黑色大理石雕塑,左边是一只飞鹰,右边是一匹奔马,一直默默地矗立在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校门前。多少年来,它们代表着都灵大学迎接着一批批的新生和来客,它们成了都灵大学的标志,甚至校徽上也是这两尊雕塑。

  • 标签: 智慧 教育 大学 大理石 英格兰 意大利
  • 简介:农民思想观念的变迁是社会运行的主观反映。它以曲折和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变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农民是求稳守常、中庸无为、忍辱负重、知足常乐的。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农民思想观念变迁的调查.却颠覆了人们心中以前对农民典型形象的定势。

  • 标签: 农民思想 观念变迁 调查 志书 杭州市萧山区 思想观念
  • 简介:道德教育始终是中国儿童启蒙教育的重心。回顾近百年教育史,中国教育告别传统的“三百千”教育,建立起近代教育的课程体系,学童道德教育实现了从“修身”向“公民”教育的飞跃。“公民”教育以塑造现代人格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准则,影响至今。探讨这个历程,可为今天的公民社会和现代国家建设提供宝贵镜鉴。

  • 标签: 公民教育 民国 道德教育 现代人格 启蒙教育 中国儿童
  • 简介:中国历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传统中国民族思想的主流是以文化辨民族,并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族主义思想是伴随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建构而出现的,其核心理念是国家由民族决定。鸦片战争后,在列强殖民入侵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分裂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倾向。作为对列强殖民入侵下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趋向于通过同化政策进行“国族”建构,但这种国家政治建构的努力难收其效,根本原因还在于它始终未能摆脱“民族——国家”的束缚。

  • 标签: 传统中国民族国家观 西方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同化政策
  • 简介:德性和规范都是道德系统中的基本构成要素,本文从分析孔子德性思想视域中德性和规范之关系的特质出发,并得出结论:德性与规范相比,德出具有绝对的优先性,真正的规范只有一条,即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 标签: 孔子德性思想 德性 规范
  • 简介: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实行的双语教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策略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教育优先发展为双语教育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境遇下,如何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宜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把掌握两种语言与文化适应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才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发展基础,还需深入探究。文章在比较分析西藏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西藏双语教育应采取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实施双语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优先发展 西藏 双语教育 文化 模式 策略
  • 简介:柯林武德试图将历史学建立在一种新的客观性概念的基础上。他指出:历史中的客观性是在绵延不断的"历程"中得到体现的,在这一历程中,历史当事人的思想与后来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反思不是"两个"思想而是"一个"思想,历史体系是历史与历史学家的统一。在历史体系中,历史学家即使不受纯粹历史"事实"的制约,也必然受整体"历程"的制约。柯林武德的这些观点使得一种新的史学"客观性"观念成为可能。

  • 标签: 柯林武德 后现代主义 客观性
  • 简介: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为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宣传教育,让各族民众了解中华民族的真实进程,熟悉历史上为中华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新疆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更加懂得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建议宣传教育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编写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作为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基础课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力求收到实效。

  • 标签: 民族 中华 文化
  • 简介:遗址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遗址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保护遗址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对其保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为有效保护遗址,扩大遗址保护队伍,增强全民保护意识,本文分析了除物质保护手段之外的几种遗址教育功能利用的手段,强调遗址教育功能利用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 标签: 遗址 教育功能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