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萨克森人是中世纪早期欧洲一个重要的松散部落集团,保存着很多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部落之间联系并不紧密。长达30多年的查理曼征服战争给萨克森地区带来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尤以基督教的传播为重。在这一过程中,萨克森人渐渐同法兰克人等民族相互融合,对欧洲民族的演进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萨克森人 法兰克 基督教 查理曼
  • 简介:西方学界总是被蒙古人横穿欧洲门户的那些战役所震慑。许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西方著作中弥漫着一种充满恐惧的浪漫主义倾向。当蒙古人从欧洲返回不是因为他们被打败,而是因为他们的统帅被召回到其遥远的祖国去参加选汗大会时,这加剧了蒙古人就象瘟疫一样,是某种神秘的天灾的看法。我不知道哪一个欧洲作者写过如此的话,但他们的写法给人以这样一些印象:对这些不可战胜的凶猛战士来说,选举新汗比抢掠欧洲更加重要。他们的纪律是如此严明,以至于为了这个重要的选汗仪式,他们一收到命令就必须马上回去。劫掠欧洲似乎被暗示成是一件只要方便蒙古人就可以返回进行的事情。因为蒙古人是一大威胁,它并非由于受到欧洲军事力量的挑战撤回,而是自愿撤回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人 游牧社会 游牧民族 国家主义 社会结构
  • 简介:本文借助一个村庄的土改画面,说明执政党在运动中如何步步深入,步步扩大,最终颠覆农村传统制度,完成基层"扁平重组"的过程;也说明抛弃传统观念和道义原则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生产的下降(这涉及对土改后"黄金时代"的评价)。而这一切,与日后的集体化和人民公社运动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明土地改革的性质,绝不仅是消灭"封建制度"的"新民主主义",而是一场有着更为深刻含义的政治运动。

  • 标签: 土地改革 重组基层 口述史
  • 简介:受缅甸国内族群身份政治性分类的影响,在中国昆明市拥有缅族、罗兴伽人、华裔以及掸族等不同族群身份的缅甸商人群体,无论是在商业经营、宗教生活,还是政治认同等方面都具有多元的实践策略。建立社会网络方式的差异既是具有不同族群身份的商人身处异域应对市场风险的适应性表征,也是其国内身份政治影响的自反性结果。商人身份的差异性使现实社会中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互嵌性在贸易活动中得到不同形式的体现。优先保障主体族群的身份政治及相应的政治修辞手段使得历史留存在人们身上的社会文化烙印不会因为人的流动而轻易消失,族群间和谐共存的基石也必然受损。

  • 标签: 族群身份 缅甸商人 社会网络 自反性
  • 简介:两河流域文明的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神话遗产,其中的宁鸟尔塔神话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梳理并释读了现存关于这位大神的楔文泥板文学作品,对这位兼具毁灭的战神和开发的农神两种形象的大神之身份、地位、故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透视其破除旧的原始部落文明,建立奴隶制文明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似乎矛盾身份背后的统一性。此外,本文通过对宁乌尔塔神话中的故事背景、地域、情节和物质的探讨,展现并分析了两河流域文明通过对其周边地区进行征服、原材料贸易、发展水利和农牧业开发等活动,在西亚地区文明冲突与交流方面发挥中心辐射作用的基本事实。

  • 标签: 两河流域 神宁乌尔塔 战神农神事迹 征服 开发
  • 简介:本文以乡土社会迎神赛社为视点,对于近代山西民教冲突作了探析.首先介绍了民教冲突中引人注目的戏乐纠葛,然后考察了迎神赛社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功能.西方传教士无视这一传统习俗,禁止教徒参加迎神赛社活动,民教双方冲突由此产生.文章从绅士维护领导权威和民众要求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等方面对戏乐冲突的原因作了探讨.最后强调指出世纪末的严重干旱将原本存在的戏乐纠葛推向高潮.

  • 标签: 迎神赛社 乡土习俗 民教冲突
  • 简介:中世纪民族认同研究是跨学科整合性研究。创造历史的特定人物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焦点,解析记载这类人物的历史文献话语,能够集中地获得特定时代的精神归旨。关于威廉一世的历史文献话语,就反映了英格兰民族认同之萌发的历史状态。诺曼征服后,以威廉一世国王为人格符号、融合诺曼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新的英格兰民族认同萌发,作为征服者的诺曼底人逐渐在地化,认同于英格兰,英格兰的原住民也认同威廉一世为国王,并尊奉其后裔为王系。由此,英格兰由地名逐渐变为新的族名。

  • 标签: 民族认同 诺曼征服 威廉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