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传世《晋书·陶侃传》所记陶侃的“折翼”之梦以及与之相关的“窥窬之志”,其文本来源并非正史,而是刘宋时代刘敬叔撰着的志怪小说《异苑》。《异苑》陶侃“窥窬折翼”的故事原型,虽然出自束晋王隐《晋书》,但通过细致比勘可以发现二者在文本细节与表达旨趣上的巨大差异。从王隐《晋书》到刘敬叔《异苑》,“梦翼”故事经过了层累的改造与扩充,其变化与晋宋时代上下游荆扬之争的严峻现实若合符节,反映了六朝小说作为“史官之末事”所透露出的时代与社会意识信息。唐修《晋书》对陶侃传记所涉“折翼”史料的审择不严与因袭不改,又形成新朝正史体系内陶侃“潜有窥窬之志”的历史记录以及附着其上的价值评断,并因唐前其他诸家晋史资料的逐步散佚,最终成为了後世治史者权威的取信来源。
简介:文章在回顾国内学术界几十年对于"藏族抗战史"(即中国藏族民众与团队投身抗日战争)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评述、总结这一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归纳了这一研究的现状,如这一领域的最早呼吁、现有对象的细化、部分史料与研究成果得到结集等。文章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深化的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简介:春秋齐器轮铸、鲍子鼎有“肇”即“靶”字,读为“鲍”;西周春秋金文襄有不少“甸”字,用为“宝”、“庖”等。春秋齐器齐鲍氏钟的器主名“箪”,一般认为即“颦”字异体,亦当读为“鲍”。甲骨金文襄的“昀”、“陷”等字据此被释为“陶”。“陶”在战国楚简中仍见使用,或可读为“覆”。这些现象似与《说文》分析“甸”字“包省声”相合。然而仔细分析字形,可知“甸”字“从人持缶”,当是“作陶器”或“所作之陶器”的表意初文;古文字中读“宝”、“庖”、“鲍”等音之“甸”、“挛”,实由“昀”之简体加注“缶”声而成,“陷”、“陶”疑是“覆蔽”或“埋伏”之“覆”的表意初文。“甸”、“陶”与“陷”、“陷”本是毫无关系的两系字,只是在春秋战国的某系文字(如齐文字)中,“甸”的变体与“陶”之简体加注“缶”声作“窑”者,形近而混。由此可以纠正过去对“甸”等字形音义方面的错误认识。